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D19 2019-11-10 奈良9-東大寺及其周邊

今天行程早上在東大寺附近,中午搭JR奈良線到京都,轉車到福知山>>和田山>>竹田,需轉4趟車
即日起啟用JR關西廣域鐵路周遊券5日券。早在出發前便已向雄獅網購,雄獅郵寄實體券的同時,另附贈50元全家超商購物卡
07:30不到便早早出門,在旅館門口前搭公車至「東大寺大仏前」站,下車後走向浮雲園地
一早雖然太陽已升,但仍有霧氣,蒙著面紗般,反而營造出如夢似幻的光景


剛升起的朝日,將浮雲園地的樹影拖的好長好長,奈良鹿漫步其間,恍若仙境。很慶幸自己的早起,能目睹這樣如詩如幻的美景

繼續漫步到春日野園地

三社託宣池

越過春日野園地後,往右(東向)的步道,走向二月堂
一路行來,鹿群相伴
手向山八幡宮樓門
東大寺境內(東面局部)平面圖
8世紀以來一直為東大寺的鎮守神社,直到神佛合一(本地垂跡)實行後,就變成獨立的神社
手向山八幡宮鳥居
法華堂經庫,就在鳥居旁
經庫構造上屬於校倉造
所謂的校倉造,是由校木(三角形木條)以井字形的方式交叉,並且層層堆疊成尖端朝外而平面朝內的牆壁。這種結實的結構搭配高床(架高式地板),就成了最佳的倉庫建築,例如東大寺的正倉院與東寺的宝藏都是校倉造。
法華堂經庫原本是手向山八幡宮的藏寶庫,明治神佛分離時才被轉隸於東大寺,成為法華堂的附屬建築,這也就是為什麼它雖然隸屬法華堂,門卻背對法華堂而朝向手向山八幡宮的理由
經庫旁的十三重石塔稱為御髮塔,據說塔下埋藏著東大寺的創建者聖武天皇在大仏殿前受戒時切割下來的御髮,這一典故當時並不知情,因此沒拍下石塔照片
法華堂 三月堂

手向山八幡宮正門鳥居對面的是名列日本國寶的東大寺法華堂,每年舊曆3月舉辦「法華會」儀式之地,故又稱為「三月堂」。法華堂是境內最古老的建築物,據說是在創建東大寺前就存在的寺院遺址改建而成,堂內有多尊名列日本國寶的神像。
「法華堂」後面是「東大寺二月堂」(日本國寶)
二月堂
二月堂名字的由來
因為東大寺每年的農曆二月都會在這裡舉辦"修二會",故得名。修二會期間,僧侶們會舉著燃燒的巨大松明火把在二月堂奔跑,此為「御松明點火儀式」,據說身上沾染到飄落的飛火餘燼,可以祛病免災保平安,從二世紀舉辦以來已經有1200多次了。
建造於公元8世紀,現在的木造建物於1669年再建
自古就流傳著「法事一結束,奈良的春天就會來臨」的說法。修二會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沿路林立著信眾捐款的記名石碑;左邊的門可以通往「興成神社」
二月堂右側(即東側)階梯上去,日文稱為石段」;西側上二月堂的為「登廊」(即有屋頂的長階梯)
階梯兩旁佈滿贊助者石碑,另有穿插的石燈籠
相當華麗的手水舍
手水舍右側階梯上去是飯道神社,也可通往不動堂
簷廊下掛著一排巨大的白色大燈籠
燈籠名為常夜燈,是虔誠的信眾「奉納」的心意
各式各樣的吊燈籠算是二月堂的特色之一
屋簷下的書畫作品
二月堂西面有突出高台的緣側(外廊),是最佳觀景台
緣側(外廊)與入側長廊
俯瞰西側,將有名號的建物標示出來
白色框為二月堂西側的「登廊」,待一會兒就是走那離開二月堂
中間的三角形屋頂以及金色的鴟尾就是東大寺的大佛殿
樹林之外就是奈良市區,只是一片建築物,並沒有什麼特別可供辨識的標地物
二月堂供奉兩尊大和小十一面觀音世音菩薩,由於兩尊神像被稱為「絕對的秘佛」,從來不對外公開
這三組件,如雲般的紋飾、鍊子和筒子,是啥?
另一處手水舍
二月堂「登廊」是有屋頂的階梯走道
走下階梯仰望二月堂的「舞台」
左大佛殿道,即「裏參道」? 東大寺的文宣是用「裏參道」的稱呼
 二月堂的裏參道,一旁是典型的築地」土牆
好喜歡這堵土牆,連鹿都來共襄盛舉
已收割的稻田,屬二月堂的「供田」
寶嚴院及其「築地」土牆
正倉院
走向正倉院的步道
走在東大寺與正倉院之間的步道上,一點也吃力,是一種視覺享受,舒暢無比
正倉院10:00才開放
時間未到,正倉院大門緊閉
既然還要1.5小時多正倉院才會開門,因此,決定先逛完東大寺大佛殿和奈良博物館的大佛館,然後返回看正倉院。
09:15到時,大門是關閉的
離開正倉院,朝東大寺大佛殿方
下面先穿插約10:30返回正倉院的部分
穿過原先關閉的大門後,進來是筆直的通道,一邊為牆,一邊為樹籬
正倉院前有水池
正倉院前有些圖片說明
正倉院的大小尺寸數據
正倉院的配置圖和內部樣貌
正倉院明星寶藏
正倉院有圍牆,只能站在柵欄前觀看
正倉院,逆光緣故,正面全黑
調光圈後的特寫鏡頭
正倉院左方有西寶庫(左圖);右方有小神社(右圖)
 
正倉院出來,大佛池在眼前
左往二月堂,右大
東大寺境內(西面局部)平面圖
東大寺
是華嚴宗大本山,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約有1200餘年的歷史。199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門票:600
東大寺中門及西迴廊
東大寺中門,大佛殿前方的樓門。享保元年(1716年)重建,現在是重要文化財
望向南大門
鹿
東大寺大佛殿
東大寺起源較大佛的鑄造稍早,733年若草山麓創建的金鐘寺是東大寺的起源。據載金鐘寺在8世紀中葉設有羂索堂、千手堂等,羂索堂應為現在的法華堂(又稱三月堂,本尊為不空羂索觀音)。大佛的鑄造則始於天平19年(747年),「東大寺」寺號應該始於此時。
東大寺曾多次毀於火災及地震,現存遺址於1709年建造。東大寺曾因1180年及1567年的動亂付諸一炬,大佛殿、戒壇院等皆被燒毀。今日所見的東大寺大佛殿是花費25年,於1709年完成重建,光是鑄佛就用了8年,並且重建後的規模只有之前的2/3。東大寺大佛殿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大佛殿內,放置著高15公尺以上的大佛像盧舍那佛
由雙層屋頂間,可以看見一小拱式屋頂「唐破風」,下方有一扇雙開木窗戶,稱為「觀相窗」,平日合閉,在每年除夕及初一時會打開,殿內大佛的尊容可由外透過「觀相窗」看見
門簾(暖簾)
東迴廊
西迴廊及幢幡
東大寺中門(由內往外拍)
大佛殿前的八角燈籠,國寶
東迴廊方向,看到相輪
入口右方,賓頸盧尊者像,江戶時代,木造
大佛殿前望向中門、手水屋和八角燈籠
東大寺大佛殿門
進入大佛殿,正面巨大的盧舍那佛法像莊嚴
大佛殿的盧舍那佛於西元743年由聖武天皇頒布鑄造,747年開始鑄造,並於752開眼完成,該佛像完成後才開始建造佛殿,所以758年佛殿完工是晚於大佛的鑄造時間。同時,因地震天災,佛殿之後又陸續改建至今,因此其間奈良大佛曾幾度餐風露宿。
大佛蓮弁,上面刻有蓮華藏世界圖(原寸模型)
大佛前兩側的蓮葉花瓶,花瓶左右刻有展翅的蝴蝶
盧舍那佛的兩旁巨大的脇侍佛像「虛空藏菩薩」、「如意輪觀音」,木造雕刻及造型均極為精美,完成於1700年中期,分別由京都的佛師山本順慶及大阪佛師椿景賢慶經30餘年雕刻而成,為日本國家重要文物

大佛背後的背光及周圍覆蓮瓣造型的柱礎
木梯通到天花板
四大天王「廣目天像」,在大佛殿西北角
1181南都燒討前,最初的東大寺模型,當時有左右兩座七重塔 
 大佛殿鎌倉期再建時的模型
大佛殿江戶期再建時的模型
木柱上塗鴉
四大天王「多聞天像」,在大佛殿東北角
多聞天前方巨柱下,四方形的小洞俗稱大佛的鼻孔。參拜者只要鑽過便可得到福報。但那洞尺寸不大,小學生還可爬行通過,大人通常在旁助陣。大人的助陣聲嗨到不行,老遠就能聽到,場面熱絡,也破壞殿內該有的寧靜
持囯天像頭部
離開大佛殿,回頭拍攝全景
走到鏡池附近,有「二月堂」路標,可見我從「浮雲園地」右轉走「二月堂」,然後繞到東大寺西迴廊,進東大寺大佛殿,至此紮紮實實的繞了一圈
「鏡池」,與池上的小島。應該走到對岸,將東大寺映在鏡池的倒影拍下,更能錦上添花
東大寺南大門,上面寫著「大華嚴寺」
外型高大典雅,源自於中國宋朝的建築風格,稱為「大佛樣」,特色是用大量的水平橫木來貫穿柱子,以加強堅固結構
賣鹿仙貝的小攤販();鹿屎()
後記:寫此文時,正逢武漢肺炎疫情爆發時期,看到一則新聞報導因遊客銳減,仙貝餵食少了,奈良鹿也餓了
跨過馬路,再次前往前天未能看成的奈良博物館的佛像館,這一部分照片集中在119日的篇幅內
接著要回頭去看正倉院本尊,想說這次日本行既然是看夢寐以求的正倉院展,當然要看看當初收藏千年寶藏的正倉院本尊長啥樣囉!
東大寺範圍極大,事實上,2005年,這是第二次來東大寺,但還是無法走透透。走回正倉院,刻意走不同道路,希望多看些東大寺不同的面相。
東大寺総合文化中心展示東大寺南大門模型
大佛殿內盧舍那佛的左右手模型
10:30再度返回正倉院,這一部分的圖文已併入前面 正倉院的章節內
離開正倉院,要走到大馬路搭公車回旅館,沿途經過
有戒壇堂、千手堂和華嚴寮的指標,但階梯盡頭是緊閉的門
前行道路,左為竹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