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1. 俱盧之戰 Battle of Kurukshetra
俱盧之戰在印度史詩中的”Mahabharata摩訶婆羅多”為婆羅多族兩支後嗣,Pandava般度族和Kaurava俱盧族為爭奪王位所發動的戰爭,戰事為期18天,最終般度族贏得了戰爭,俱盧族則面臨滅族之禍。當時將“Mahabharata摩訶婆羅多” 和“Ramayana羅摩衍那”兩部印度教的史詩以浮雕圖繪的形式呈現,具有很大的教化意義,使得很多不識字的文盲信眾可以藉圖說故事,明白難懂的經文。
戰事初期,由軍師毗濕摩領軍的俱盧族一直處於上風,但毗濕摩很同情般度族五個王子的遭遇,也希望藉由自己的犧牲平息這場家族戰爭,毗濕摩將自己的弱點告訴了般度族王子阿周那,於是在第九天,般度族的阿周那躲在樹後向毗濕摩射箭,才得以擊敗毗濕摩。毗濕摩死後,俱盧族分別由Dronacharya德羅納及迦爾納統領
▲毗濕摩被箭射滿全身,以致倒下的身體不能著地,旁邊跪著五個人。滿身中箭的就是毗濕摩(阿周那位於中央,握著飾有Rahu魔鬼面容的盾牌),跪在旁邊的五個人就是般度族的五個王子,還有圍著的戰友。
▲戰爭畢竟是殘忍的,二軍作戰總有傷亡;橘色框:揹著受傷的同袍、淺白色框:人頭落地;淺綠框:手持長矛直接刺向敵方的腦門
▲德羅那在馬車上,張開雙腿,右手揮舞劍,左手握弓
【西南角樓浮雕】
轉進南側迴廊之前會先經過西南角樓,那裡也有精彩的浮雕,大多是Rama羅摩與Krishna黑天的故事,兩人都是毗濕奴的化身。
▲十頭二十臂的魔王Ravana拉伐那撼動Mt. Kailasa凱拉薩山,意圖干擾修煉中的濕婆神
▲呈現猴王Bali巴里與其弟Sugriva須羯哩婆兩猴兄弟之間的決鬥。Rama羅摩為了助盟友須羯哩婆一臂之力,對巴里射了箭(上)。巴里氣絕身亡,愛妻多羅及眾猴在一旁悲傷不已。
S1. 蘇耶跋摩二世的軍隊Procession
of Suryavarman
II
是蘇耶跋摩二世出征攻打占婆族的浮雕。由所持華蓋數量可以辨別其中人物位階的高低。
▲蘇耶跋摩二世神氣地坐在寶座上,戴著皇家頭飾,旁邊有一堆華蓋和障扇,而且他的雕像尺寸明顯比其他人大一號。
蘇耶跋摩二世就是吳哥窟的建造者,也是柬埔寨最著名的國王之一,他恢復了政教合一的政治體系,興修水利,南征北討並打敗了東部強勢的占婆王國。
▲壁畫長廊使用兩排廊柱,光影隨太陽東昇西落而變化
▲15頂傘蓋下的國王站在裝飾華麗的戰象上。
▲軍隊中,官階的大小由上面的傘蓋數目來反映,傘蓋越多級別越高。這個有著13頂傘蓋的,可能是王子。
▲8頂傘蓋,騎著戰象,級別應為高級軍官
▲7頂傘蓋,騎著馬,則為下級軍官
▲全副武裝的士兵戴各式獸首頭盔,怪哉!
▲5頂傘蓋,騎著馬的下級軍官在前面開路
▲前來助戰的暹羅人,位於行軍隊伍的最前方。真蠟國王要他們打前鋒,心機還真是重。只是誰也沒料到,三百多年後,攻入吳哥城,迫使真臘國遷都金邊的就是暹羅人。
S2. 天堂與地獄Judgement
by Yama (Heaven and Hell)
▲刻畫著天堂、人間、地獄三界的壁畫;表達37個天堂的獎賞,等待審判的人間和32個地獄的懲罰。
▲地獄:魔鬼像拉狗一樣拽著在地獄受懲罰的人。
▲壁畫的上層表現進入極樂世界的情景,坐著華美的轎子,有傘蓋和障扇子,享受國王式的待遇。人間:國王戴著王冠,坐在轎子裡,自信死後能升入天堂;地獄:人人骨瘦如柴,還得忍受魔鬼的毆打。
▲擁有18隻拿著劍的手,背後是一對遮陽傘,騎著水牛的閻摩(Yama)到人間審判眾生,類似中國的閻王爺,正在主持審判。
▲再往前行三公尺,閻摩的兩名陪審判官Dharma達摩與Chitragupta契特拉古波塔冷酷無情地聽著罪犯跪地求饒。下層顯示:被判下地獄的人接受各種刑罰
▲接續上圖,被判下地獄的人,遭受推入地獄的刑罰
依據罪行被打入各種地獄,接受不同的痛苦懲罰,總共有32個地獄
▲來到這層地獄,遭砍頭刑罰
▲全身被釘滿釘子
▲睡針床的酷刑
▲挖眼酷刑
▲迴廊的天花板是蓮花瓣紋飾
E1. 攪拌乳海,乳海翻騰 (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
攪動乳海的故事是印度教的創世神話,出自《薄伽梵往生書》(bhagavata-Purana),故事主要敘述善神與惡神(Asuras阿修羅)合作拉扯蛇神婆蘇吉(Vasuki)攪拌乳海,以求得長生不老的甘露。
▲惡神(Asuras阿修羅)正拉動五個頭的巨蟒Vasuki婆蘇吉,其後是九十二個阿修羅一字排開,動作一致,奮力‘拔蛇’
▲有十首十臂,力大無窮的魔王拉伐那(Ravana)前來助陣。在印度教神話中,多首多臂者大多是惡神,善神通常為四臂、八臂,最多十臂,十臂以上多半是惡神,這與佛教的造像極為不同。
▲浮雕壁畫中央是拔河的中心曼陀羅山,也就是巨蟒盤繞攪棒的地方。四臂毗濕奴(Vishnu)兩手拉著蛇身,另外兩手拿著金剛杵和鐵餅。同時,毗濕奴化身為巨龜Kurma在下方頂住轉動的攪棒,以免其沉入海底;因陀羅則飛來助陣
協助穩住山頂,坐在攪棒頂端穩住,兩邊圓盤代表的是日月。另外,在上方,化身成人形,將腳盤繞在攪棒上以控制攪拌動作的進行。
▲這端奮力‘拔蛇’的是戴著圓錐形頂冠的善神
E2. 毗濕奴大勝阿修羅大軍Victory of Vishnu over the Dermons
這一段是關於毗濕奴神與阿修羅的戰爭,但是奇怪的是刻工很淺,感覺也比較粗糙,似乎是還沒有完工的作品。
▲阿修羅的指揮官駕著戰象向毗濕奴進攻
▲這隻「似馬非馬」的坐騎還會噴火
▲這一段壁畫出現的動物,好奇怪,像是想像中創造出來的神話動物
▲毗濕奴這一方出動的陣容
N1. 黑天大勝阿修羅 巴納Victory of Krishna over Barna
這段浮雕講的是黑天(毗濕奴神的化身)與阿修羅巴納(Bana)的戰爭,觀賞浮雕的重點是黑天的各種姿態,祂一共出現七次。
▲黑天以八臂或四臂,各種不同的姿態站在金翅鳥迦魯達(Garuda)肩上應戰
▲樂隊隨行
▲四臂黑天騎在犀牛上,面對火牆
▲二十四臂的阿修羅巴納持劍現身。傳說他有一千隻手,不過最後被黑天砍得只剩下2隻手
▲中箭傷亡場面
▲兩軍交戰,戰況慘烈
▲巴納戰敗,毗濕奴神要除去巴納的手臂,祂跪著向濕婆神求情,黑天也向濕婆求情,請濕婆給魔王巴納一條生路,濕婆的兒子甘尼夏(Ganesha)與山中的眾多修士也為巴那祈禱求情。於是毗濕奴讓巴納保留二臂。
N2. 善神大戰阿修羅Battle between the gods and the Asuras
欣賞重點是各個善神與祂們不同的坐騎
▲財神庫貝拉(Kubera)騎在Yaksha夜叉,以鬼為食的半神身上
▲戰神Skanda賽犍陀,濕婆神之子與坐騎孔雀
▲雨水之神Varuna瓦魯那站在五頭的Naga那伽身上
▲站在金翅鳥迦魯達身上的毗濕奴
▲創造之神Brahma梵天與坐騎神鵝漢薩
▲太陽神Surya蘇利耶及為他駕著馬車的黎明之神阿魯諾
▲兩軍交戰。坐在戰車上中箭的阿修羅被善神一把抱住脖子,善神手中的長矛正準備刺下去
▲羅摩衍那。羅摩的妻子悉塔(Sita)被妖魔拉法那(Ravana)搶走,羅摩就帶著堂兄弟去幫忙。整個羅摩衍那都刻在墻壁上100米。這裡有許多戰爭場面,召喚諸神幫忙,諸神分裂,分成兩派,一派幫羅摩,另一派幫拉法那(Ravana)。天人大戰,包括很多幻想性的動物。而在是非難辨的時候,哈努曼是支援正義那方,他是人性的猴子。
儒家文化認為邪不勝正,印度教卻認為妖魔很強,降魔是很難的事。要有一個信仰和意志更高的堅定才能打敗。猴子沒人強,但是意志力很強,他群體性動物,同時不按常理出牌。最後,猴子打贏後,眾猴歡呼雀躍,敲鑼打鼓。
W2. 楞伽之戰 Battle of Lanks
這段壁畫的內容則是選取了是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摩訶婆羅多》之中的高潮部份。楞伽就是今天的斯里蘭卡,魔王Ravana拉伐那將羅摩的妻子悉妲擄至楞伽,神猴哈努曼率領猴子大軍幫助羅摩打敗拉伐那奪回妻子。
▲羅摩王子站在猴軍將領Hanuman哈奴曼肩膀上彎弓射箭的情景,左下方站著兩個人,頭戴圓錐型帽冠的是羅摩的弟弟Lakshmana拉斯曼,戴花冠狀頭飾的是魔王拉伐那的弟弟Vibhishana維毗沙那(羅摩已和他結盟。維毗沙那曾多次勸拉伐那歸還悉妲都遭到拒絕,後來投奔羅摩並且為其獻策,對他打勝愣伽大戰有極大幫助)。
▲10頭20臂的魔王拉伐那坐在猛獅所拉的戰車上
▲猴子大軍在戰場上直接咬阿修羅和其坐騎
光是第一層迴廊的雕刻壁畫就花了超過4小時的時間,當然其中是走走停停,腿痠了,便坐下休息,雖然在迴廊內,但是終究敵不住悶熱的高溫,因此原本打算看完第一層迴廊的雕刻壁畫,再去暹粒國家博物館,決定取消,打道回府,回旅館休息。路癡的我,居然在旅館前面的大馬路,來回好幾趟找不到彎進旅館的巷子,後來才猛然想起走錯邊,旅館應在對街,這一折騰,更累壞了。回房間,躺下,立刻昏睡。但也只睡了1小時左右,想到原定3/5觀看的 Apsara Dance傳統舞蹈表演提前至當晚,行程的安排會較順,於是到旅館櫃檯借用電話,向餐廳更改訂位時間。
。。。待續 暹粒市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