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的行程預定Angkor Wat吳哥窟看日出>> Angkor National Museum吳哥國立博物館
Angkor Wat吳哥窟綜論
Angkor Wat就是「吳哥窟」,又稱「小吳哥」、「吳哥寺」。Angkor,高棉語意指「城市」,Wat代表「寺廟」的意思。Angkor Wat就是指一座超級巨大的寺廟城市。至於窟字怎麼來? 事實上,Angkor Wat既無洞,也無窟。有人說「窟」是"Wat"的譯音,但查了Wat的發音,有點類似ㄨㄚˋ,與ㄎㄨ的發音大不同,所以如何冠名為”窟”,實不得其解。然,在此仍沿用大家所熟悉的名稱(印證以訛傳訛,眾口鑠金的道理)
吳哥窟由國王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開始,動員幾十萬人來建造,直至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在位才完工,共花費30多年,時間約為十二世紀。
蘇利耶跋摩二世信仰印度教,也就是婆羅門教,故寺廟是祭拜Vishnu毗濕奴的印度神廟,但由於闍耶跋摩七世改信大乘佛教,因此寺廟內也有一些佛教元素。
吳哥窟是唯一吳哥古蹟中不朝東的建築。印度教的信仰,東方是日出的方向,代表陽。因此所有其他吳哥的印度教寺廟都朝向東方,而吳哥窟卻是坐東朝西,有幾種說詞
一說:當時蘇耶跋摩二世以毗濕奴神的化身自居,而西方正是毗濕奴神的方位,所以才朝西;
二說:日落的方向象徵死亡,因此吳哥窟其實是國王陵寢。
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稱吳哥寺為“魯班墓”,又說國王死後,有塔埋葬。
究竟吳哥窟是神廟或墳墓? 還是兩者兼具? 生時為宮殿,死後則成陵墓? 尚無定論。
三說:東面沒有足夠的空間做400多米的引道
▲柬埔寨國旗上顯示的正是吳哥寺 (圖片來源︰wikipedia)
無論吳哥窟為何目的而建,其雄偉的規模具有印度教宇宙觀的象徵意義:
護城河代表環繞的海洋,
寺廟內三層同心回廊代表環繞須彌山的綿延山脈,
吳哥窟的廟山由三層長方形有迴廊環繞的平台組成,層層高疊,形如金字塔,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
祭塔一層比一層高,象徵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是眾神居住所在;而中心的五座寶塔,即象徵須彌山的五座山峰。登高上中央塔的過程,猶如在實際體驗爬山。
整座寺廟以石頭為建材,石頭來自北方40公里外的Kulen Mountain庫倫山。為了搬運石材,先要開鑿人工運河,以船運送重達1.5公噸的巨石。完工之後,還需要大量的工匠進行雕刻、粉飾等工程。這樣浩大的工程必是傾全國之力才能完成,是無數人民的血汗和生命換來的珍貴文化遺產
吳哥窟的全景照
▲拍攝地點,在吳哥窟入口處的右手方
進入吳哥窟
▲吳哥窟護城河上的引道,維修封閉中
▲護城河上的引道維修中。引道長472公尺,橫跨護城河,然後穿過塔門直達寺廟
▲從西塔門前看護城河上的引道
▲西塔門前,通往吳哥窟主廟的引道
為了到吳哥窟看日出,清晨4:00出門。沒有包車,租腳踏車騎車去。旅館到吳哥窟的距離約6公里,前面路段有路燈,騎著騎著,到了後半段,竟然沒路燈,突然進入暗黑世界。雖戴有頭燈,不成問題。但是一條直路摸黑往北騎,根本看不清前方,感覺騎好久,怎麼還沒騎到吳哥窟護城河前的分岔路?內心不禁起疑,騎對路了嗎? 因此折回,一看到早起的掃街大媽聚集在路邊,連忙過去問路。其中有位大媽操著流利的英文告訴我,直走沒錯。這裡打個岔,在吳哥9天,發覺柬埔寨人絕大部分會說英文,而且都說的不錯,就連掃街的大媽也出乎意料之外的說得一口好英文。
一路騎來,是平路,幾乎零坡度,但是路面坑坑巴巴,必須看清路面,閃坑洞。因為途中有折回,所以騎了約50分鐘左右才到。在景區外,找個易於辨識的地方停放腳踏車,免得回頭找不到車子停在哪裡。過查票口,走過浮橋(當時因天黑,不知那是浮橋,待中午返回,才知跨河的引道已封閉整修,故另設浮動便橋),往左,然後應該在西塔門的中間塔樓進入,便會到達看日出的蓮花池。
▲因引道封閉整修,另設浮動的臨時便橋
結果走過頭,過了中間塔樓,一直走到盡頭沒路了。當時,碰到一位也是台灣來的年輕人,找不到去蓮花池的路正在發愁,他就和我們一群迷路的遊客一起走。結果大夥從北側的塔樓進入,經過蓮花池邊的商攤,終於來到蓮花池。時間約5:15左右,池邊已有不少人卡位,好不容易擠到第一排的位子。
吳哥窟的日出很有名,而看日出的最佳地點是在北側的蓮花池。為了能在蓮花池卡位,天沒亮遊客就來了。
蔣勳的吳哥影片裡有提到,有學者推測吳哥窟是Suryavarman II 蘇利耶跋摩二世的陵寢,他是太陽神,在這裡看日出,就是在體驗生命的輪迴。不同季節的日出時間和位置都不一樣,只有在春分和秋分的時候,太陽是從正中央的塔尖出來。這當然是建築師設計出來的,通過以五個塔作尺規,並將日出的角度與建築相配合來産生這種視覺效果。
所以我特別看了農曆,得知3/2正好是陰曆15,也就是太陽會從正中央的塔尖出來,為此,特地將小圈的包車行程排在3/2。而當日3/1提早一天自行前來,是怕萬一3/2天候不佳,還有得救,若全賭在一天,風險太高。我曾為了看極光,到阿拉斯加的Fairbank住了五夜。那五夜,只有第一個晚上有極光,但我卻錯失,即使後面連續四個晚上,都參團,但全摃龜。有了那次”慘痛”的經驗,體會到需要由天候主宰的景觀,都要把握每一天,不要以為有四個晚上的安排就能高枕無憂,萬無一失,殊不知老天偏偏來作對,極光就只出現頭一天晚上。所以為了不重蹈覆轍,才有3/1與3/2二天看吳哥窟日出的安排。老天賞臉,這二天都看到日出了。也因為經驗積累,悟出個人心得來;大家的迷思,都認為要5點前抵達蓮花池,才能卡到第一排的位子。其實,除非要拍日出前後的光影變化要趕早卡位外,大可不用七早八早來,因為太陽自五座塔尖後面升起的時間點會落在快7點的時候,那時候很多蓮花池旁的遊客早已散去泰半,會留下很多空位,卡位根本不成問題。下面二組照片都是從坐在正對五座塔尖的池畔往左拍攝的畫面,第一組天剛亮,第二組則是太陽即將升起及剛升起時,二組照片呈現人潮的聚與散,有明顯差別
▲分別攝於3/1 06:16(左)及3/2 06:14(右)
▲攝於3/2 06:55(左)及07:07 (右)
▲近6:00,天微亮,才開始拍攝
印度教和佛教都認為日出和蓮花是有關係的,水池裡種植象徵新生的蓮花,而日出有如從蓮花升起。
▲在等候日出中,能查覺,受到光的變化作用,蓮花的色彩從黑白到彩色慢慢釋放的過程。在天微亮的光影下,受灰黑背景的襯托,蓮花展嬌顏,更顯嬌嫩
▲3/1 6:56太陽自塔間露臉
▲3/2 6:49太陽自塔間露臉,這天守候的位置較3/1向右側,即引道方向移了幾步,發覺五塔正影,右側有二塔被棕糖樹遮住,隱藏在樹後,但是,池內倒影卻完整呈現五塔倒影
再貼上五塔正面照及用不同效果的畫面↓
夕陽下的吳哥窟
3/5 下午約4:50到達吳哥窟西側的護城河邊,等待夕陽餘暉為吳哥窟披上金縷衣的奇妙景觀。
▲守候到5:30左右,所見僅是如此,不見夕陽。金黃色的柔和色調是可遇不可求,全得憑老天賞臉。既是如此,只好打道回府。
擔心天色一黑,回旅館的道路路面坑洞多,騎腳踏車會多一份危險,即使有戴頭燈,還是趁天黑前回市區較妥。
▲騎行回程中,此時夕陽才露臉,停下拍照。老天真不給臉,只能感嘆與吳哥窟的夕照無緣
五塔正廟前,南北各一水池,五塔正影、太陽及倒影同時入鏡的最佳地點非北側水池莫屬,而南側水池又是怎樣模樣? 為何不得攝影”好色者”青睞? 有圖為證↓
▲南側水池
▲從南側水池,拍到引道兩側的藏經閣。水池邊為圉ㄩˇ人(養馬的人)和不想起身的馬兒
▲藏經閣與引道的Naga那迦護欄
▲自引道走向吳哥窟(吳哥寺)第一迴廊,拍到柬埔寨的國寶植物—棕糖樹。特寫的棕糖樹葉在空中開展出美麗的姿態。柬埔寨人總愛這麼說:「有棕糖樹覆蓋的土地,就是柬埔寨的土地」
西塔門
▲面對西塔門的中央塔樓
自西塔門的中央塔樓右走
▲Apsara阿普莎拉仙女舞姿
▲這區的Apsara阿普莎拉仙女大都持折枝花
▲中央西塔門右邊塔樓內有一尊高約四公尺的八臂毗濕奴神像,可能原供奉在吳哥窟的中央塔內
▲繞過毗濕奴神像後面(左),在塔樓右面的牆上(右),面朝南側水池,有尊「露齒仙女」浮雕。
▲這是吳哥窟內兩千多尊仙女雕像中唯一露齒微笑的仙女,非常特別。相傳是當時工匠對於國王有所不滿,所以偷偷在角落處製作這尊露齒仙女。左圖攝於2018/3/1 12:06中午時分;右圖攝於2018/3/7 07:33,朝陽為仙女敷上金粉外衣
仙女雕像嚴格區分有二,彎著手掌飛天起舞的就是Apsara阿普莎拉,站著的仙女則稱Devata蒂娃妲仙女。區分是區分,但大家似乎不管這區分,站著的仙女也都稱Apsara阿普莎拉。1000年前,據說這些仙女雕像都貼上金箔,鑲嵌寶石,在陽光照射下,發出金光閃閃的效果。
▲此仙女浮雕位於露齒仙女左邊;左圖為持鏡姿態;右圖仙女的紗麗薄如蟬翼,上面還有紋飾
▲回看西塔門中央塔樓的另一面(面對水池)
▲這裡的猴子蠻多的,目睹遊客因想餵食,而被猴子追著跑的場面,所以小心為要
▲吳哥窟的眾仙女
吳哥窟的仙女雕刻是所有吳哥的寺廟中,數量最多,雕刻也最精美傳神。因此走到哪,就拍到哪,事隔二個月,竟然全忘光是在哪拍這些仙女照片,曾花好多時間,試圖還原拍照地點,但最終不得不放棄,否則一直糾結在此,寫札記的進度就會停滯不前,所以只好以”團體照”的方式來處理▲特別介紹,在眾多仙女中,唯一一尊沒穿紗裙的仙女(右);左圖有黃框,即這尊仙女的位置圖
。。。待續 吳哥窟-第一層迴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