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D7 2016-4-11 西安8 韓城1-黨家村




原本計畫由西安到陝北,再由延安搭剛通行的火車至韓城,然後再回西安。哪知延安與韓城之間的火車後來停駛。因此改弦更張,改成由西安到韓城當天來回。車票已事先買好,去程08:00,回程19:00行程包含三個景點黨家村à司馬遷祠à三廟景區
西安火車站;在大陸搭火車或客運,有二道關卡,一、要先買好車票,持票及身份證件查驗






二、安檢,包括行李及隨身包包等
火車沿途經過的景色,就是一派黃土高原景觀。

穿著鐵路單位制服的推銷員會在火車上,不斷的叫賣各式商品,有吃的,用的
10:58準時到達韓城,走出火車站,便看到往下峪口的班車,車資3元。車行不到半小時,被告知黨家村已到。其實離黨家村還有2公里的路
 這是通往黨家村筆直又不見盡頭的漫漫長路,我邊走邊回頭,希望能看到網路上所說可以到黨家村蹦蹦車,但行經的車輛不但不多,更不要說根本不知長何模樣的蹦蹦。就這樣人還沒到黨家村,腿力已不行了

約莫半小時吧! 終於看到路標,還有300公尺就到了
 穿過這片房舍修建的建築工地
黨家村景區入口
黨家村位於韓城市區東北9公里,是保有明清建築的村寨,被稱為東方人類古代傳統居住村寨的活化石。這裡的居民主要由黨、賈兩姓組成,因此,也有“黨賈村“之稱,由於人們叫慣了就習慣地叫成“黨家村”了。黨家村已有六百六十餘年的歷史。元至順二年(1331年),黨恕軒以種田謀生,定居於此。明永樂年間,其孫黨真中舉,擬定了村落建設規劃。明成化年間,黨、賈兩姓聯姻,合夥經商,創立合興發商號,在河南駐馬店地區經商,生意興隆,貨船直抵漢口、佛山。據家史載,村中當時日進鏢銀千兩,富冠韓原。明弘治八年黨家的外甥賈璋遷居黨家村,兩姓聯合。財力更盛,四合院建築在明末清初進入全盛期。清咸豐元年(1851年),為禦匪盜,又集銀一萬八千兩築土寨泌陽堡,村寨合一的格局得以形成。
走下坡路前,先居高臨下,眺望村寨
左面,可見村寨的地標文星閣
一進入村寨,好傻眼,真不知如何走訪。索性就近找家麵食館先填飽肚子再說
 在此用午餐,是家庭式餐館兼營民宿。中庭有剛洗好晾掛的床單,餐桌也設在此

用餐時,順便請教店家如何逛村寨。他們建議往右走(進村子的右手邊),便可繞村子一圈。
走沒多久,便遇到一位老婦人,開價20元,帶我走村寨。想想也好,否則搞不清村子巷道,毫無頭緒亂走,徒增時間的壓力和體力的耗損
巷道全部是用石條和河卵石鋪砌,中間低,兩邊高,下雨時中間排水,兩邊走人,同時也可以保護牆基不受水浸。整個村子的地形西北高而東南低,下雨時,雨水順著路面排入泌水河,整個村子因而不積水,非常乾淨,幾百年從沒有遭過水災

 
“惜字爐”設於巷口,其用途是把所有寫過字的廢紙,都放到這裡焚燒,不能亂扔,也不能用做他用,這是對文化崇尚的表現。台灣美濃地區也保留不少惜字爐,其理念是一致的
黨族祖祠
祠堂門正上方懸掛“欽點翰林”,是光緒皇帝賜給進士黨蒙的。黨蒙是黨姓第17代子孫,他先後任過雲南知府、刑部尚書等職務。把這塊牌匾掛在祠堂門前,一是為了光宗耀祖;二是為了勉勵子孫後代向祖先學習,考取功名。
祠堂門前立著的兩根帶圓柱,叫做旗杆斗子,是有功名人家的一種榮耀和標誌。一個斗子代表舉人,兩個斗子代表進士。斗子週邊的圖案像中國古代的錢幣,內方外圓,意思是說做人做事對內要嚴於律己,堂堂正正;對外要圓通寬容
祠堂門外橫擺的木頭,作為座椅,佈滿歲月痕跡
賈祖祠,與黨族祖祠一樣,祠堂門前也立著一對旗杆斗子
家訓展館
黨家村的人能在外做生意掙錢,回家置辦如此豪華的宅院,他們的成功,和善於治家是分不開的
訓誡石,作為罰跪,是家族權威對於違反家規的成員要求其面對列宗下跪反省的一種懲罰方式
遺遠之堂大廳正上演面對列宗下跪的反省懲罰戲碼
  
祠堂內擺放的神轎
 黨家村典雅的四合院
黨家村長方形的四合院不同於北京的四方形四合院;北京正方形的四合院講究由幾進院落組成,而這裡的四合院多為獨立的一個院落,講究“連進三脊”,就是指門前照壁一脊,門房一脊,廳房一脊,而且一脊比一脊高,這寓意著“連升三級”。
 
 
黨家村精美的石雕、磚雕、木雕工藝炫耀著主人的審美情趣和財富
在大巷的中間,有個“福”字照牆。
這個“福”字是慈禧太后御筆賜給進士黨蒙的。黨蒙中了進士之後,因不願賄賂上司,所以一直沒有做官,在翰林院閑著。一次,慈禧太后游宮時,碰見了黨蒙,問黨蒙:“你中進士幾年了,怎麼還在京城閑著呢?”黨蒙如實相告,慈禧太后便欽點黨蒙為刑部尚書。又有一次,慈禧太後跟黨蒙下圍棋,黨蒙給慈禧太后講他父輩們如何艱難創業建設家鄉,慈禧太后聽後說:“這是你的福氣。”高興之餘,便提筆寫了個“福”字賜給黨蒙。這個“福”字是由一隻抬頭鶴和一隻低頭鶴組成的。鶴代表長壽,有福有壽,福壽雙全,福壽萬年。抬頭鶴那一部分是“衣”旁,低頭鶴的上半部分寫得像個“多”字,下半部分有個“田”字,寓意有衣有田,多衣多田,豐衣足食

 
過街樓

黨家村的餛飩用麵粉做成的形象逼真的動物,用在各種節令或喜慶上,老婦人特地帶我來看,她管這東西叫花饃。
類似的東西我曾在家人結婚時見過,材料也是用麵粉,做成龜形,但色彩不似花饃如此繽紛,當時爸媽將之擺在神桌前,用以祭祖,因爸媽是用台語發音,叫**糕來的,但我查不出如何書寫成文字


黨家分銀院的院子
分銀室
再現分銀室內作業景況
 
 看家樓,磚砌方形三層閣式,高14.5米,是防禦設施的瞭望樓。
黨家村全盛時,有四合院數百座,幾十座哨門護衛巷頭,天黑封門,村寨像一座封閉的古堡。現在,哨門多已拆除,但高踞村中的看家樓仍向遊人訴說著往日黨家村的輝煌和恐慌。
四合院內懸掛印染的布簾

古 井

書畫院有著黨家村四合院獨特風格的“走馬門樓”,門樓十分講究
書畫院門口處,擺置雕工精緻的拴馬樁石雕藝術品

書畫院展示書法作品

書畫院展示的大眠床

文星閣: 位於黨家村東南處,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共六層,六角形,塔高37.5米。
塔的各層內部供奉的牌位和外觀各層都有磚雕牌匾,從內容上看,可以得知黨家村人是如何巧妙地借風水塔,表達了更多的人文內涵,寄託著"修身治家"的一種生活理想。黨家村在明清兩代經濟富裕之後,不僅大興土木,也追求文化的提高,全村明清兩代進士舉人5名,秀才44名,幾乎半數家戶取得功名。
六根鐵繩從頂下牽起六角飛簷,飛簷末端各垂一隻大鐵鈴,風爭鈴擺,發出叮叮噹當的響聲。據說,只要塔鈴連響兩天,十次中有九次是要下雨的。

門額題“文星閣”三字,門外也懸掛一副木制對聯:“配地配天洋洋聖道超千古;在左在右耀耀神靈保萬民。”
閣內供奉著聖人孔子以及其10位高徒的牌位。六百多年以來,文星閣不斷重建,越建越高,幾乎傾囊黨家村幾年的財物,然而黨家村依然沒有得到文昌星的眷顧與垂青。於是,有人從因文星閣建于中,風水角度說,兩邊塬上,不到塬邊看不見。閣尖沒超出塬畔是黨家村未出狀元、探花一類人物的緣故。真可謂是成也風水,敗也風水。


 節孝碑樓,位於村子東哨門外大路北側
節孝碑和貞節牌坊一樣都是為了表彰女性而建的,但有其區別之處。貞節牌坊是跨路建築,下邊可以行人,而節孝碑則建在道路的一側,來往行人都可以看到。這座碑是為黨偉烈的妻子牛孺人而建,建於清光緒年間。當時黨偉烈和妻子新婚不久,就上京趕考,報名後在客棧因病去世。牛氏當時只有16歲,幾十年在家孝敬公婆,一直沒有改嫁,直到68歲去世。地方上將她的節孝德行報到朝廷,光緒皇帝下詔給她立碑,以示表彰。碑文是“旌表敕贈徵仕郎黨偉烈之妻牛孺人節孝碑”。牛孺人受了一輩子的苦,死後皇帝下詔給她建了碑,而她在這個碑上有姓無名,反而給她丈夫追封了一個七品官位,可見當時婦女的地位是何等的低下。
碑的兩旁有兩個磚雕老人,分別為代表福氣的福星與代表財氣的祿星
此碑工藝卓群。樓頂懸山兩面坡式,簷上筒瓦包溝、五脊六獸。簷下結構為仿木磚雕,層層疊起的斗拱擎著檁條,檁上架著方椽,額下雕刻尤為精美,總體為欄杆形狀,每兩個立柱間為一畫面
接著謝過婦人帶路後,便獨自一人走上泌陽堡
位於村莊較高位置的上寨,聽說是建於豐年間
我去時,整個泌陽堡是個大工地,修建工程正進行中
泌陽堡以堡門及坡道與村子相連,堡門一關,裡面自成一體,固若金湯。而泌陽堡有多少財富需要如此守衛? 清朝年間,黨家村黨、賈兩姓13代都在河南南陽經商,主要經營將南方的茶葉、百貨等運到北方,再把北方的芝麻、紅棗等土特產運到南方的貿易業務。乾隆年間最繁盛時,黨家村人在南陽購置有千頃土地,還兼營水上運輸業。由於經營有方,生意十分興隆。傳說,每日有一千多兩銀子的收入,每月都要將賺得的紋銀送回村,此盛況長達百年之久。到了清末民初,時勢動亂,經濟衰敗,天災人禍使買賣無法維持下去,早有準備的黨家村人旋即回歸祖地,仍舊做個本份而家境殷實的莊稼人

 我從此坡道上來
回眸遠眺挺拔的文星閣,像是直插雲霄的桅杆

穿過上寨乏善可陳的老村寨,便進入新的社區,整個社區無人在外,只好自行摸索到景區大門,但如何搭車回韓城縣城? 左顧右盼,欣見二男一女狀似遊客,無計可施之下,厚著臉皮,詢問他們是否駕車來,要回縣城? 真是天助我也,他們是同學來自不同地方,到西安是為了參加同學婚宴,趁空檔前來黨家村一遊。機不可失,央求可否搭便車? 得其同意,就這樣順利到韓城火車站,雖然途中遇到修路,卡車擋道,繞路而行,但無論如何,能搭到便車,省去我需走2公里到大馬路搭班車的苦行。

待續。。。司馬遷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