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王寺
[日光山輪王寺門跡]
▲看著門口左右標示[輪王寺本坊]和[日光山輪王寺門跡],以為是輪王寺,但進入後,發現彷若大型停車場。上網查詢,此為”輪王寺寺務所”
[輪王寺門跡]
▲黑門
[三佛堂]
▲想必上圖紅色框是代表”三佛堂”的”三佛”,相關資訊在網路上找不到,只好自我揣測
三佛堂是輪王寺的正殿,東日本最大的木造建築物,於平安時代創建,1645年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重建
三佛堂(大本堂):供奉千手觀音、阿彌陀如來、馬頭觀音;全是需要抬頭仰望的主佛,高度從台座到後背的頂點 約為八公尺。三尊分別是男体山、太郎山、女峰山的本尊佛。
記得進入有執事人員帶領解說,走到出口前,會經過販賣部,銷售御守,佛像等相關物品,感覺每間神社都是很商業化
▲台階上,這棟建物標示三佛堂,莫非屬”三佛堂”部分建築
[護摩堂]
▲位在三佛堂後方,參觀完三佛堂,依循路線就會來到護摩堂。畫面中,可見信徒排隊購買祈願、御朱印等
[相輪橖] 護摩堂對面
▲在三佛堂可見聳立的相輪橖
▲相輪橖的入口在護摩堂對面;高13.2公尺,是4根小法杖圍繞一根大法杖的青銅供養塔,收藏法華經等千部經典
▲護摩堂旁有光明院稻荷社
[勝道上人之像]
▲日光開山始祖
相傳西元766年,勝道上人在現在的北岸看到一片紫色祥雲的聖地,並在其上創建「紫雲立寺」,紫雲立寺後來被稱為「四本龍寺」,也就是輪王寺的前身。戰國時代1590年,四本龍寺寺領被北条氏側沒收,因而沒落衰退,直到德川幕府時代天台宗的天海大僧正擔任住持以後開始復興。西元1651年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病逝,葬於四本龍寺,並於西元1653年另外設立「大猷院靈廟」祭祀德川家光。四本龍寺於西元1655年(明暦元年)由後水尾上皇賜名為「輪王寺」,大猷院隸屬於輪王寺。
▲勝道上人之像前的小徑下山
▲山徑坡道
▲坡道盡頭連接車道,即見神橋
▲除了坡道,另有階梯參道可通,上至「勝道上人之像」
神橋
▲鮮紅木橋,橫跨大谷川溪流,無比耀眼
▲神橋入口
門票:成人300日圓
▲購票後,由此登橋
▲早期神橋只是座用藤蔓架起的吊橋,日光東照宮於1636年進行「寬永大造替」時,重修成木橋,專供將軍、勅使、行者等參拜時通行。是日本指定的重要文化遺產,1999年登錄為世界遺產。
神橋的傳說:766年勝道上人為了修練到達二荒山(男体山)時,被大谷川的急流阻擋,無法前進,便向神明祈願。當時,深沙大王顯靈,用紅、綠二蛇化作橋樑,使得勝道上人順利走到對岸。
看完神橋,在神橋公車站牌搭乘東武巴士到龍頭瀑布
龍頭の滝(龍頭瀑布)
▲由於水流落下成瀑前,被上游的長形石塊分為左右兩股。而遭水流包圍的巨石看起來就像矗立在水中的龍頭,因而得名。
▲畫面中,橘紅的楓樹煞是好看,我仰頭欣賞,不由得露出滿心的微笑,不經意看到一男子也同樣在拍此樹,我倆相視而笑,是一種心有靈犀一點通,一切盡在不言中的奇妙感覺
▲自橋上觀看溪流奔騰而下,有如千軍萬馬,氣勢驚人
▲畫面中的大山就是大名鼎鼎的男体山。這裡已算是奧日光的範圍
昨天抵達日光時,雖然氣溫低,但樹葉仍綠,毫無秋意,心頭涼了一截。心想我可是處心積慮,為了日光的紅葉,才錯亂了排程,跳過大阪>>京都>>奈良的順序,先到日光。但看到了這番景色,欣悅至極,暗自稱許自己的巧妙安排。其實這只是前菜,隔天深入奧日光,深刻體驗真正的美景當頭,不禁大嘆不虛此行
在「上滝」公車站牌候車時,遇到台灣來的夫妻,閒談中,交換行程心得,他們推薦我可過馬路,沿溪邊走,只須走一小段就可以觀看到絕佳景色,我受不了催眠誘惑,顧不得公車即將到來,便跨過馬路一探究竟,這段風景,隔日健走時,又走了一遍,因此照片將編輯在一起。
迅速回到「上滝」公車站,很幸運,沒多久,公車才來。本來要直接搭到華嚴の滝,但因台灣夫妻的推薦我中途在「二荒山神社中宮祠」站下車
二荒山神社中宮祠
▲過鳥居,眼前是二段台階,上去才是神社
▲中宮祠的建築配置與一般神社沒兩樣,實在沒什麼特別之處,連景觀也普普,所以拍了幾張照就離開
在「二荒山神社中宮祠」站等了近半小時的公車,當時雨勢不小,是既狼狽又累壞。但總要親眼看過,才知值不值的來,否則會以為錯失了,而感遺憾
▲這是當天唯一拍較清晰的華嚴瀑布,很快的時間內,雲霧籠罩,白茫茫一片,再也看不清
▲其實除了可以免費在戶外的展望台遠眺華嚴瀑布,也可以另外購票搭乘華嚴瀑布電梯,往下100公尺到溪谷底部的展望台仰望華嚴瀑布,感受不同的視覺效果
▲走到側邊,瀑布比在展望台看的稍為清楚點
沿路走回車站也沒看到素食餐廳,只好再次光臨LION D'OR超市,買了湯波,回旅館,用微波爐煮來吃
。。。待續 日光5
。。。待續 日光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