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階梯旁,不確定這是什麼地方?
▲這段長階梯盡頭有道門樓,額刻”西津渡街”,由此將進入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
▲過了”西津渡街” 門樓,右側有“枕江”門樓。門樓後,就是有五十三個臺階的“五十三坡”
五十三坡,寓意著禮佛的五十三參禮數。佛教《華嚴經》:善財童子因為受到文殊菩薩的教化而幡然悟性,於是決定走遍天下尋訪聖賢,以求進一步昇華。善財童子一路南下,跋山涉水饑餐露宿,先後求教於53位聖賢。最後在觀世音菩薩的點化下大徹大悟,成為觀音的左脇侍。據說善財童子參拜的第一位聖賢就是鎮江焦山定慧寺方丈海雲法師。
▲從西津渡的五十三坡拾級而上,表示向佛作了五十三次參拜。但我沒走五十三坡,而是走五十三坡右側路
▲原來與鎮江英國領事館舊址相通,只不過現在鐵柵門關上,必須經由鎮江博物館進入領事館。畫面的領事館建築為領事館辦公樓
▲即將進入西津渡古街東段的第一道券門,石額上題刻“同登覺路”,牆邊有兩座香爐塔,另一說是裝飾亭,看似是亭子,其實是死膛
▲有向下階梯至臨水的尚清戲臺,水面霧氣蒸蒸而上。戲臺前,有些廠房被改造為餐廳或藝文場所
▲“靜觀”券門旁有清同治元年立“重修觀音洞記”碑石(藍框內,碑石上的字已模糊不清)
▲“昭關古塔”兩旁,分別是“救生會”和“觀音洞”(普陀岩)
昭關石塔又名西津渡石塔,位於鎮江市西部雲台山上的西津渡古街入口最高處,是一座喇嘛塔式的過街石塔,建於元末明初。下面便是長江上的千年古渡,緊貼觀音洞(古代渡船者候船時拜佛燒香處)和救生會遺址。人們從塔下經過便是禮佛,這也是元朝人建造昭關古塔的原因
南北兩面以磚砌塞,東西兩面可通行人。四根石柱支撐著方形青石蓋板。支柱與蓋板間的縱橫方向還有青石製成的八對雀替並縮短了青石板的跨度。
▲石塔內,塔的頂部,在石塔的塔心室裡發現了兩件曼荼羅
在重修昭關石塔時發現塔內珍藏著曼荼羅兩件。一件是觀音菩薩曼荼羅,內刻觀世音菩薩像一尊,其外環繞有相同式樣觀世音菩薩八尊。菩薩像為遊戲像,坐於寶相蓮花座上,有頭光及身光。另一件是黃財神曼荼羅,直徑、厚度、中心圓形直徑皆與第一件相同,內刻黃財神像一尊,其外環繞相同式樣黃財神八尊。財神像也為遊戲像,坐於寶相蓮花座上,左手握一吐寶鼠,右手當胸前,持一物,狀似海螺。
▲重修西津渡過街石塔記
▲東西兩面的門洞額石上刻有「昭關」二字,所以被稱為昭關石塔。有傳言稱它於三國時期孫劉聯姻時所建,也稱「石瓶」,其實它建於元末明初。又因其外形像一隻瓶子,故又稱“瓶塔”
▲昭關石塔旁,觀音洞的洞門外,是觀音洞的三層黑色鐵質香爐 (照片取自網路)
▲觀音洞簡介
觀音洞最早建於宋代,清咸豐年間重修,是渡江的旅客禮拜菩薩,保平安的地方
▲觀音洞是一棟依山而築的樓房,清水灰磚牆直立三層,門券上方書寫著”觀音洞”。進入後,發現是依山坡而建的半樓,靠山坡的一側實際上就是山體石壁
▲走進觀音洞內,首先見到的是巨石高聳的山岩上有一天然岩洞,上方有一方咸豐年間立的「觀音洞」題額。洞口供奉著一尊漢白玉石的觀音大士像。一般佛像都是坐北朝南,而這尊觀世音背山面江,坐南朝北,世人讚美為「倒坐觀音」。觀音洞現為西津渡觀音文化展示館
▲救生會坐落在昭關石塔邊,是一幢不起眼的磚木建築,門楣上鑲嵌著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救生會
始建於康熙三十一年。事實上,救生會的創設應追溯到宋代。救生會,顧名思義就是濟渡救生的意思,是帶有慈善性質的水上安全救助機構。裡面設“鎮江救生博物館,院子有展示一艘清代紅色救生船的模型,但我沒進入參觀,可惜。
▲右邊石額上是“救生會”,拱門進入,應該是救生會的院落,可俯視西津渡景區;我選擇左邊階梯走下去
▲觀音洞西側為地藏王菩薩的地藏殿
觀音洞出來,沿”過山棧道”往上走。經過“佛龕殿”和“鐵柱宮”,然後到“金陵渡小山樓”。再走下階梯到“飛閣流丹”等卷門的西津渡古街。當時功課做的不足,生怕沒走主街道,而改走上曲折的階梯,會不明將被帶往何處?(如果有設立清楚的路標就比較好做路線的判斷) 因此,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選擇萬無一失的西津渡古街主道路
▲鐵柱宮是道教寺廟;若走”過山棧道”就能進鐵柱宮內參觀。鐵柱宮面對古街的門是關閉的,只能看到門上”鐵柱宮”的題額
▲千年的石板路,中間是一條方便推獨輪車的石條,留下了深深的車轍印,也留下了歷朝歷代的痕跡
西津渡,三國時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後才稱為“西津渡”。這裡原先緊臨長江,清代以後,由於江灘淤漲,江岸逐漸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腳下的超岸寺旁。當年的西津古渡現在離長江岸邊已有 300 多公尺距離遠。
西津渡古街東段的第一道券門“同登覺路”,向西,分別有三道券門接續,石額上的題刻分別是:“共渡慈航”、“飛閣流丹”、“層巒聳翠”
▲券門”共渡慈航”,畫面中可以看到觀音洞的三層紫銅香爐在券門正中央
▲券門”飛閣流丹”, ”飛閣流丹”四字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
▲西津渡古街續行,前為券門“層巒聳翠”,左側有玻璃罩的便是”一眼看千年”的路基展示
▲登上台階可達高台上,曾是著名的客棧“金陵渡小山樓”,而”一眼看千年”就在台階下
▲在“金陵渡小山樓”前,往右看,目力所及,有券門 ”飛閣流丹”和”共渡慈航”
▲西津渡古街上的店鋪
西津渡古街全長約1000公尺,既稱西津渡街,又稱小碼頭一條街、觀音洞一條街,東起五十三坡,西、北至今長江路(原蘇北路)。始創於六朝時期,歷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設,留存至今的規模,因此,整條街隨處可見六朝至清代的歷史蹤跡,是鎮江文物古蹟保存最多的地區。千年的古路,從原始土路到石板路
▲西端的券門“層巒聳翠”
▲自“金陵渡小山樓”前,探頭往下拍”一眼看千年”
將唐以前、唐、宋元、明、清各時代一小段路基橫切,每一個斷面代表一個時代(由左至右)。越接近現代,路基越高,說明是在原有基礎上層層覆蓋而成。不足千米的古街,涵蓋了千年興替,我們踩著古人的足跡,感受滄海桑田。這一點有點像耶路撒冷的古城牆,不同時代都是在上一時代的基礎上增高加固,因此城牆不同高度就代表不同年代。
古時西津渡緊臨長江,曾是著名的長江渡口。待渡亭就是當時古人迎來送往或是等待擺渡的場所。同時也是救生紅船、義渡船的專用碼頭。傳說乾隆皇帝也曾在這座亭中停留,釣魚消遣。
▲待渡亭東側牆有清朝周鎬《京江廿四景》中,其中的《西津曉渡》
▲《西津曉渡》描寫西津古渡的勝景,畫面中大江浩瀚,舟帆點點,雲臺山巍然聳立,玉山直插江中,岸上房屋鱗次櫛比,而畫面底部一道長長的石堤由岸邊伸入江中,供乘客上下船之用,細緻生動的刻畫了玉山山麓下大碼頭舟船客旅的一派繁忙景象
李白,孟浩然,王安石,蘇軾,陸遊,馬可波羅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這裡留下了很多詩篇。
▲古街現今仍保留很多明清時期的建築,「義渡局支巷」牌坊是其中之一
義渡局支巷什麼意思? 由於長江主泓道發生變化,形成北沖南淤的態勢,原來位於江中的金山被淤沙包圍,竟逐漸與南岸陸地相連。大約清同治初年,西津渡玉山碼頭(大碼頭)終於被淤塞廢棄,江渡事宜只能暫遷到救生碼頭(小碼頭)。但由於救生碼頭本來規模就小,憑空加添江渡任務,使得碼頭設施難以應付。因此,當時旅居鎮江的浙江商人魏昌壽等聯合起來,于同治十年(1871年)共創“江船義渡局”,出資在救生會西側建辦公處所,建造義渡大船10艘,擴建救生碼頭,興建樓宇式待渡亭。從此,在鎮江與瓜洲之間每日按時對開渡船,免費渡客,極大地方便了南來北往的行旅
▲酸奶和鍋蓋面在鎮江算是著名飲食,在古街上隨處可見。在此點了鍋蓋面,覺得和一般麵沒兩樣,雖沒不好吃,但也沒特別好吃,一般般
▲唐代詩人張祜的塑像,其旁立石,為《題金陵渡》詩碑: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詩中的”金陵津渡”,就是指”西津渡”
自張祜塑像旁的台階上去就是金陵渡(小山樓)。由小山樓再拾級而上,便可上雲台山,登雲台閣。從待渡亭往前走,即是昔日的小碼頭,但是滄海桑田,原來的小碼頭邊已是一條大馬路,不見長江水。
▲小碼頭街的石板路
▲黃旗寫著”小山樓”,是鎮江小山樓國際青年旅社的所在
▲百年老店的于家廚房,以鍋蓋面盛名為招牌
▲石板路、馬頭牆構成老街懷古氛圍
▲德安里門樓,應該是民國時期的建築
德安里是小碼頭街上唯一倖存、保存完整的一處中西風格兼蓄的建築群。既具有濃郁的西方色彩,又有中國傳統建築精湛的工藝,青磚、清水勾縫,築砌工整,院內大門以紅磚發券,呈弧形,上沿牆外突出一磚,以利流水。其上置石額一方,刻有“德安裡”三個字並用紅磚飾鑲邊框。劵門兩旁設方形轉柱作為承重。
上層為過街樓,供管理、保衛人員專用。樓腳線飛邊,以磚砌成有立體感的三條紅色框線。樓頂部封簷下,亦如法制作。該處劵門的門樓,經百年風雨侵蝕,迄今仍然保留原貌,美觀大方,成為歷史見證。<摘錄自網路>
▲德安里門樓,券門旁懸掛”電視藝術家廬山工作室”、”鎮江畫報”招牌,代表德安里建築現為藝文工作室?
▲小碼頭街上,遠眺雲台山上的雲台閣(因時間有限,未上去)
▲走過小碼頭街,續行二旁梧桐樹成拱的新河路
自小碼頭街,一路問路,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才走到有公車站的大馬路,搭車回旅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