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址為南朝時期著名的長干寺,是明太宗為紀念其母親孝慈高皇后馬氏而興建。 位於大殿後的大報恩寺琉璃塔建造於永樂十年(1412年),宣德三年(1428年)竣工,九層八面,高達78.2米,甚至數十里外長江上也可望見。塔身白瓷貼面,拱門琉璃門券。門框飾有獅子、白象、飛羊等佛教題材的五色琉璃磚。剎頂鑲嵌金銀珠寶。角梁下懸掛風鈴152個,日夜作響,聲聞數里。自建成之日起就點燃長明塔燈140盞,每天耗油64斤,金碧輝煌,晝夜通明。塔內壁布滿佛龕。該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明清時代,一些歐州商人、遊客和傳教士來到南京,稱之為「南京瓷塔」,將它與羅馬鬥獸場、亞歷山大地下陵墓、比薩斜塔相媲美,稱之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觀之一,也是南京的象徵。
大報恩寺不幸於因太平天國之「天京之變」,被北王韋昌輝下令炸毀。2007年大報恩寺遺址公園重建,2015年開放
交通: 地鐵1號線中華門站2號出口 / 地鐵3號線雨花門站4號出口
開放時間:
8:30 -17:00
門票: 120元,老人票半價
▲大報恩寺
▲對照明代的大報恩寺與現今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重建後的大報恩寺琉璃塔,塔身突出物乍看下以為是鷹架
▲南北御碑亭復原圖
南北御碑亭,建於明永樂10年,毀於19世紀太平天國戰火。兩碑亭分處中軸線南北兩側,南為永樂御碑,北為宣德御碑。永樂御碑現已不存,宣德御碑尚存。二基址朝向中軸線方向皆設台階,兩碑間有條磚鋪道路
▲宣德御碑遺址在北側
▲宣德御碑立於明宣德三年(1428年),碑文已斑駁,難以辨識,馱負石碑的贔屭(又名龜趺)也顯殘缺
▲重建後的永樂御碑亭,在南側
▲永樂御碑立於明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亭內的石碑已失,而贔屭(又名龜趺)是原物,還是新造?
▲香河橋遺跡
大報恩寺的中軸線進行發掘時,在地面下近一公尺深處發現香水河的古橋。這是原大報恩寺山門後,香水河上的香河橋,有600年的歷史。香水橋與天王殿,琉璃寶塔頂可連成一線,可見當時設計者的精妙設計。
走入大廳後,可見被玻璃罩住的天王殿遺址,天王殿為大報恩寺中軸線上的第二座建築。
▲天王殿遺址
▲天王殿夯土台基
▲明代石柱礎
▲明代夯基遺址
洗塵淨心展區
▲大廳中央是二只雲朵般玉石盆,潺潺流水漫過玉盆,而天花板上裝飾的琉璃蓮花,光彩華麗。
▲古代祭祀和朝見天子之前必須要「沐浴凈身」,以示內心潔凈虔誠。進入大報恩聖地將古代「沐浴凈身」演化為洗塵淨心,遊人從其旁邊經過,如同經歷了香薰浴、光浴、霧浴,洗塵淨心。
長干佛脈展區
▲長干佛脈展示區的金陵四十八景“長干故里”和“報恩寺塔”的琉璃壁畫
明代水工遺址
▲左圖是明代大報恩寺的排水暗渠,通過暗渠水排往秦淮河。而砌造暗渠的磚來自明代城牆的磚塊。右圖上和下,上方懸掛的是出土的琉璃構件
▲琉璃官窯模型
中間放柴火,後面是煙囪,將熱量引導到臺上,陶胎受熱比較均勻,保證燒出來的琉璃構件品質夠硬。
▲大報恩寺建設場景
▲複製原大報恩寺琉璃拱門,拱門上的動物是藏傳佛教藝術的特有造型,稱為”六拏具”。正中是大鵬金翅鳥,在密宗寓意慈悲。兩邊是龍子龍女,表救渡之相。而長翅膀的飛羊象徵福報,獅子比喻自在相,下方的白象意為善師
註:大報恩寺塔琉璃構件,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千年對望展廳
▲步步蓮開的“千年對望”展廳,構思新穎
▲兩旁的八根琉璃立柱,銀光閃閃,寓意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穹頂是中國屋簷造型,古樸典雅,屋簷兩邊掛滿大小不一的銅鐘,輕搖發出嫋嫋鐘聲。中間寬闊的步道兩邊各置七朵蓮花燈,寓意佛陀“七步生蓮”。而長廊盡頭是玄奘法師與佛陀的對望。
▲佛陀立體頭像由玻璃水晶凌空垂吊,勾勒成一張素淨的大佛容顏。佛陀頭像兩旁立著經文牆。
▲玄奘法師的清瘦背影面對著佛陀微笑。玄奘大師在世與佛陀涅槃相隔約一千年,玄奘頂骨舍利與佛陀頂骨舍利共同埋藏於此也約一千年。完美呈現大報恩寺與佛陀、玄奘舍利的殊勝因緣。
瞻禮聖物展廳
展出2008年北宋長干寺長干塔地宮出土文物,長干塔地宮為大報恩寺遺址的前身。宋代長干寺地宮,在距地表4.2公尺處,有一塊方形覆石,覆石下為方柱形石函,石函內藏鐵函。鐵函內部放置阿育王塔。
▲宋 石函
▲宋 金棺、銀槨和銀香薰(複製品)
金棺銀槨是佛教僧人安葬佛舍利(遺骨)的葬具。
鎏金銀香薰通體鏤空形似暖爐,頂部還帶有鎏金拉環,便於提放、開啟。這件香熏裡不但裝有香料,還存放著金幣、絲織品等其他供養物。
▲銀鎏金蓮花+寶子香爐
手持的香爐,是佛教行香儀式中的用具。其中最大的一朵蓮花,實際上是一個呈花瓣形的爐形容器,而尾端較小的蓮蓬,則是另一種叫“寶子”(專門放香料)的容器,另一朵蓮花上還有一尊小佛像,是典型的宋代所用手爐。
▲大銀函,方形,蓋頂不僅有凸起的花草紋,還有類似仙鶴的飛禽圖案(左圖);小銀函,平頂方形(右圖)
▲鐵函
2008年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出土的鐵函中發現了七寶阿育王塔,內藏「佛頂真骨」
▲左圖:宋 琉璃淨瓶(複製品),通體湛藍色,瓶身刻紋在藍瓶對比下略泛白金色,半透明的質地幾乎與現代的磨砂玻璃無異,很難想像在11世紀琉璃的燒制就能達到如此工藝;右圖:宋 銀鎏金淨瓶(複製品)
▲宋 鑲銀口焦葉紋玻璃杯
▲宋 絲織品
▲在其中15件絲織品上,發現有當時各位主事和施主的墨書題記。絲綢發願文寫道:“崇聖寺承天甘露戒壇院新戒僧思齊、今者遭逢演化大師囗藏如來頂骨真身舍利之資,追薦亡考葛七郎、亡弟葛三郎、亡婆楊氏十娘,同承勝利之因,當超升之果,當囗思齊夙緣不斷,萬劫千生長為如來弟子,紹隆三寶作大因緣。大中祥符四年歲次辛亥六月二十七日新戒僧思齊題記。”
七寶阿育王塔
▲由塔身文字得知,這座精美的七寶阿育王塔是揚州製,使用錘揲工藝。唐宋時期,揚州是中國首屈一指的金銀器製造重鎮。
塔內共發現了3000多枚“諸聖舍利”,並從金棺銀槨中請出了當今唯一佛頂骨舍利,以及10枚“感應舍利”(同樣是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在銀槨和金棺上皆刻有銘文,明確指出佛頂骨舍利為印度高僧施護捐贈,為瞭解佛頂骨舍利的來源和流傳過程提供了關鍵性證據。佛頂骨舍利是佛祖釋迦牟尼涅槃後留下的最為珍貴的頭頂骨真身舍利子,是佛教中無上珍貴的聖物。
雍和宮舊藏—木雕金漆佛像
▲西方三聖佛像
▲1792年廓爾喀國王敬獻乾隆皇帝的木雕釋迦如來像。乾隆將其供奉在雍和宮內(左);普賢菩薩像(右)
▲摩訶迦葉佛像,左右為不動明王像
蓮花海會展廳
蓮池海會的場景就是西方極樂淨土
▲蓮池海會彙集了歷代在南京開宗立派、譯經傳教的著名高僧和護法大德形象(這部分省去沒拍照),正中央是西方阿彌陀佛
康熙南巡圖
▲展示清代南京城南梵刹林立,市井繁華盛象。最上方的大報恩寺琉璃塔,當年康熙曾登臨過。
▲《中外交流》浮雕,描繪達摩祖師一葦渡江,司馬達赴日傳法,尼霍夫繪南京瓷塔以及利瑪竇雪浪辯論四段故事
▲安徒生雕像
1839年安徒生在《天國花園》中提到:“我(東風)剛從中國來—我在瓷塔周圍跳了一陣舞,把所有的鐘都弄得叮噹叮噹地響起來!”這裡的瓷塔,就是大報恩寺琉璃塔。
五
南朝四百八十寺
▲梁武帝問道達摩
▲伽藍遺址
伽藍殿原先正中供奉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祇多太子,右方是給孤獨長者,以紀念他們護持佛教的功德,稱伽藍三尊。
舍利佛光廳
大報恩寺彙集了佛頂骨舍利、感應舍利、玄奘頂骨舍利和諸聖舍利四份佛門至寶。另外根據佛經記載,阿育王統一印度後將佛舍利分為八萬四千份,建八萬四千塔。中國有十九處,金陵長干塔位列第二。
▲“舍利佛光”展區的穹頂上佈滿4200盞琉璃佛燈,在玻璃面的反射下,總共形成8400盞琉璃佛燈,借以對應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而琉璃燈會變幻出七色光芒,如夢幻般,呼應舍利七次放光的記載。
▲大廳中央是處於涅槃狀態下的佛陀,背後五方佛寶相莊嚴,再現”萬千舍利綻放萬千光華”的璀璨場景,佛陀前有臥佛
▲進入“經變畫廊”的隧道,描繪《九色鹿》故事
報恩體驗區以“四恩“為主題,發散出眾多報恩故事演繹。館區包括感恩父母恩情的“人生軌跡”、詩意環保的虛擬放生的“忘憂河”、震撼如璀璨星河的“感恩眾生”空間,以及冥想許願的“菩提樹”
“人生軌跡”
▲以子女成長軌跡為主要線索,採用戲劇舞台的剪影式表演,結合黑白風格動畫特效,以成長歷程中典型的生活片段為表現內容,寓意珍惜和父母相處的時光,陪伴的軌跡,時刻不忘報答父母養育恩情
“忘懮河”
“感恩眾生”
▲參天的生命之樹延伸出冠狀枝條,垂下數萬條猶如柳枝般的光纖,隨著整牆的巨型螢幕播放宇宙、滄海、山川等幻境,加上光影變幻,猶如置身夢幻星河。館內擺放眾多動物,佛說“從曠劫來,眾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代表人與萬物,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冥想許願的菩提樹
▲菩提樹因佛祖釋迦摩尼於樹下悟道而得名,菩提意為”覺悟”
法堂遺址
▲明代夯基遺址
北畫廊與南畫廊
▲包牆,明代大報恩寺的北院牆,畫面右側是畫廊遺存
▲北畫廊遺存
明清時期廊院式的寺院格局,中軸線上為主建築,兩側為迴廊。當時迴廊兩側有壁畫,故稱畫廊。現在看到的為北畫廊遺存,地勢自西向東由低到高,可想像當年的宏大規模。
▲南畫廊已破壞,取而代之是在原址上復建,復建後的南畫廊展示一些畫家的繪畫
新大報恩寺塔
▲改建後的琉璃塔,更精準說詞是”玻璃塔”在建物中央庭園的後方,以輕鋼架和玻璃施作,和原來的塔不完全相似。主因是塔下方為地宮遺址,怕承載過重造成損傷,採用四組鋼管斜梁跨越遺址上方,地梁落腳點位於整個塔基遺址的外側,形成“覆缽形”的新地宮,在原有地宮遺址上營造新的聖物奉安與瞻禮空間。這意味著,塔基不是直直深入地下,而是像倒扣的缽一樣,千年地宮以及600年前的大報恩寺琉璃塔塔基被“罩住”,現代的塔基在外圍。
▲九層琉璃塔,整體是內部鋼架,外部玻璃構造,塔頂視野開闊,可以看見南京城牆,與古畫上的寶塔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新大報恩塔八角展翼使用的是現代的玻璃燒製工藝,外挑翼板用超白玻璃包封,內側對超白玻璃經圖案蝕刻、手工上釉、高溫燒製、夾膠合片等多道工藝,將當代藝術玻璃工藝與建築幕牆技術相結合,呈現琉光塔影。”
▲玉琉璃佛像,位於主塔頂層,材質是特別研發的玉琉璃料製作而成。另,地面、牆面、檯面都使用了景泰藍(即銅胎掐絲琺瑯)工藝裝飾
▲新塔九層至屋頂攢尖有20米的通高空間,屋頂透明
▲塔頂可以眺望南京城,眺望明代的古老城牆和長干橋
▲在這裡看到:秦淮河(城南護城河)、中華門城堡、 城牆、 老門東
▲登上塔頂,明代大報恩寺的“宮闕規制”盡收眼底,沿中軸線依次可以看到香水河橋、兩座碑亭、天王殿、月臺和大殿遺址。
▲登塔所見風光
千年地宮展廳
新塔底座有展間,其下是地宮,展間供奉地宮出土的感應舍利
▲在地宮展廳呈現所謂“覆缽形”的意象,以倒扣的缽“罩住” 阿育王塔3357
3363
漢文大藏經博物館區
▲藏經閣模型,四層重簷結構。收藏部分金陵刻經的經版經藏。四周則是經架,展現的是浩瀚的藏經意象
▲漢文大藏經博物館區以米白、褐色、紅色為主基調,分為取經、藏經、譯經、刻經四主題。
▲玄奘西行求法,於貞觀3年,從長安出發,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貞觀19年回到長安,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
▲通往藏經閣的過道上,整個空間以經文元素貫穿牆壁,分別有梵文和中文,藏經閣收藏著部分金陵刻經的經版經藏。
▲牆壁上都是經板架,黃花梨木經板就擺在架子上,一塊塊經板如同一本書大小,上面雕刻著各種經文,經板共有上萬塊。經板架對面是經板牆,頂面、壁面雕刻了《洪武南藏》經文。
▲經板架
▲3D立體畫技術將向上延伸,“突破”原建築層高度,打造令人震撼的藏經高塔內部視覺空間,展現佛法浩瀚如無盡法藏。
▲明代磚井遺址
▲仿古殿宇式輦車
。。。待續 中華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