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說從靈寶火車站乘8路公車能到達函谷關,此資訊已成過去式了。目前交通方式是搭1路公車到旅遊中心,然後轉搭旅遊專線車至函谷關景區。因為已預購12:33高鐵票至北京,而靈寶高鐵站離靈寶火車站約27公里,這麼遠的距離,若搭計程車,車資定貴得嚇人。澗東汽車站倒是有很多班車到高鐵站,因此決定一早先帶行李到澗東汽車站寄放。然後從澗東汽車站搭1路公車到旅遊中心
2015年遊河南時,因時間關係,無法排上從三門峽到函谷關,為彌補此一缺憾,今年到陝西特別安排延長行程路線到北京之前,在靈寶停留,為的就是到函谷關一遊。
因為有行李,特地從靈寶火車站搭三輪車到澗東汽車站,車資3元。澗東汽車站內的小販賣店可寄放行李,忘了是5元還是10元,然後到汽車站外搭1路公車到終點站,即旅遊中心,車資2元
▲1路公車終點站—旅遊中心。
畫面左側為1路公車發車及到站的停車場(不在畫面內)
▲函谷關景區大門,空蕩蕩,我應該是第一位遊客。
開放時間:8:00-17:30 http://www.hanguguan.net
買了門票80元和電瓶車車票20元。河南景點針對60歲以上享有半價優惠,可多加利用。
如同我之前所述,大陸景區盛行老酒換裝新瓶,真正具有歷史性的景點總是離景區大門一大段距離,不想走路,就需搭乘景區電瓶車。
搭景區電瓶車在老子廣場前下車;回程上車地點則在雙虹橋,因為從老子廣場往上逛,逛完最終會到雙虹橋
▲老子廣場的老子塑像;因函谷關是中國偉大思想家、哲學家老子著述道家學派開山巨著《道德經》的靈谷聖地,道家文化的發祥地
兩邊依次排列著12根文化柱,雕刻著老子觀水悟道、函關著書等壁畫。
廣場西側長牆上鐫刻有五千言的《道德經》,稱“道德天書”。可惜我沒正面拍攝
▲登上此氣派的石階,為檢票口
▲檢票口
▲照壁上有一對朱雀
▲紫氣東來石像畫 描繪老子騎著青牛飄然而至
▲山門,門額書寫紫氣東來
顧名思義,“紫氣東來”就是紫氣自東而來。比喻祥瑞降臨。正是由于它的美好含義,所以在中國民間,當每年的春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喜歡把它作爲春聯的橫批,貼在門框上。
漢朝人劉向在《列仙傳》中寫道:“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紫氣東來”這句成語就出典于此。此處所說的“關”是指函谷關
漢朝人劉向在《列仙傳》中寫道:“老子西遊,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紫氣東來”這句成語就出典于此。此處所說的“關”是指函谷關
傳說:老子很有學問,在周王朝擔任主管圖書典籍的官職。大約在他七十多歲的時候,天下大亂,諸侯之間爭奪地盤和權位的戰爭經常發生,老子預料到,將來會發生更大的戰亂,所以就辭官不做,騎著一頭青牛,離開了洛陽向西走去,平平安安地度過晚年。一個清晨,函谷關善觀天象的關令尹喜突然看到東方紫氣氤氲,便出關相迎,果然見一長鬚如雪,道骨仙風的老者,騎著青牛悠悠而來,這就是老子。尹喜把老子留下來,請他做篇文章再走,老子就寫了一篇專門講“道”和“德”的文章,約五千字左右,後來人們把這篇文章印成書,書名就叫《老子》,又叫《道德經》。老子寫完文章後,騎著青牛繼續向西走,後來就不知道到哪裏去了。從此,在道教的衆多神仙中,老子成了至高無上的天神,叫“太清道德天尊”,在民間都尊他爲“太上老君”
▲碑 林
▲碑林中有宋楚瑜留下”善政無為,兩岸不爭”字跡
▲雞鳴台在此台階之上
▲“雞鳴狗盜”展覽室
雞鳴台又叫田文台,田文就是戰國時期四君子之一孟嘗君。據《史記》記載,西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將齊國孟嘗君招入秦國立他為相,後來聽信手下讒言又要殺孟嘗君,這時孟嘗君的一個門客就用 “狗盜”之術進入秦宮,偷得當初已獻給襄王的千年寶貝白狐裘,賄送給襄王夫人,換得通關文書。當他們趕至函谷關之時天色已晚,按照關規,雞鳴方能開關,這時另一個善於口技的門客站在雞鳴台這個位置學雞叫,騙得關門打開,逃出了函谷關。後人說:“雞鳴函關逢凶化吉,狗盜秦宮遇難成祥”,這就是成語“雞鳴狗盜”的來歷了
▲展覽室內繪製“雞鳴狗盜”故事來歷的壁畫
▲雞鳴台一景,左面露出一角的亭子為轉運亭
▲自雞鳴台往下望
▲函谷關大道院,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一座仿秦漢建築道院。殿中神像共有36尊,同時供奉老子,孔子,釋加牟尼。這三家文化相互鬥爭、融合、滲透,構成了以道家思想為根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獨有的“三教合一”的局面。東西兩側為道教中的八仙和八神
▲老子著經處—太初宮是函谷關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始建於西周,歷經唐元明清各代翻修
▲太初宮圖片擷取自網路,當時過此拱門有看到太初宮指標,但一心要走函關古道,因此左轉,而錯失太初宮
▲過此鐵橋即進入函谷關關樓
▲登上這雄關要塞的關樓,感受古代守關軍卒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威嚴
▲新修的函谷關關樓為秦漢建築
▲函谷關關樓上東望,地勢開闊,前面先是雙虹橋,接著是弘農澗,現在叫澗河,形成函谷關的護城河,澗河上的懸索吊橋,叫紫光橋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國軍隊犯秦,“至函谷,皆敗走”。“劉邦守關拒項羽”,“安史之亂”的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1944年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的“函谷關大戰”,這些都是發生於此。
▲將鏡頭拉遠,函谷關東關樓門外,雙虹橋之前,有超大的廣場
▲函谷關古碑
▲函關古道
行前功課沒做足,加上到了函谷關東西南北方向也沒弄清楚,函關古道還是詢問多次後,才找到的。事實上,剛看的新修的函谷關關樓在東,而古道在西。也就是古道東自崤山,起於弘農澗西岸的函谷關東門,橫穿關城向西,至潼津,是古代洛陽到長安唯一通道,通名函谷,號稱天險。記載谷深50~70米,谷底寬10米左右,窄處只有2、3米,谷岸坡度40~80度,全長15公里。谷底有蜿蜒道路相通,崎嶇狹窄,空谷幽深,人行其中,如入函中,關道兩側,絕壁陡起,峰岩林立,地勢險惡
▲戰國時秦孝公從魏國手中奪取崤函之地,在此設置函谷關,而修築的古道僅容一車通行。就在進入古道之前,看到這仿古車,是否在演繹古道狹窄,僅容如此之寬的車輛通行。另,“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成語也出自於此,是說: 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今開放的古道為修整過後的石砌道路,只有幾百米長,而且已不是如往昔般,穿行於深壑當中,倒像是公園內的尋常步道
▲今修整過後的古道盡頭,以看見高架橋為標示,再往前雜草叢生過不去了,因此只走了約7分鐘,到了這裡便回頭。回來整理資料,才知過不去的那段是原始古道,早知湊過去,拍個原始樣貌也好
▲進入古道約行2分鐘,便會看到此座城樓,是為函谷關的西關樓,城樓門額上四個大字:函關古道(畫面左)。西關樓外側,匾額則為威震關東(畫面右)。可見當年此關主要是防東方來敵。故西側稱關中,東側稱關東
已不記得當時之所以沒登樓,是因擔心時間不夠和因昨日登華山,腿力不行,而放棄,還是無可登樓之處,有網友敘述登上城樓,可眺望綿延的古道,而東西兩關樓之間就是駐兵之地
▲走到古道盡頭,原路返回,至新修的東關樓,尋找古箭庫及古城牆遺址。城樓上下,來來回回遍尋不找,多次詢問才知就在之前走過的鐵橋下來,右側的二個琉璃瓦的房子內
▲古箭庫:為一直徑0.9米豎井窖穴式兵器倉庫,於1986年7月發現,是戰國時守關官吏儲藏兵器的窖庫。窖庫像一口旱井,裡面有約2立方米的鐵桿銅頭箭矢。此箭庫為研究戰國朝代的兵器提供了重要依據。描述歸描述,但現場看已無鐵桿銅頭箭矢展示,也看不清所謂”豎井窖穴式”箭庫樣貌
▲古城牆遺址,玻璃反光,不僅拍不到,也很難看清裡面,倒成了自拍
▲走出東關樓,回望這新修的關樓,為秦漢建築,雙門雙樓三層懸山頂式,呈凹型
走下廣場,即雙虹橋前有電瓶車可搭乘到景區大門。約參觀1.5小時,回來後發現有遺珠之憾,有些景點沒看到,但已盡力了。走出景區,看到不少當地的旅遊團正要入園參觀。我在景區外找到公車站牌,但未列發車時間,詢問一旁小販,告知公車是一小時一班,姑且信之,只好搭乘那裡的私人轎車20元(殺價後)到旅遊中心。
▲在旅遊中心等1路公車回縣城時,看到”神隱”許久的景區專線車現身停在旅遊中心大門口,問了司機班次,果真是一小時一班,景區的小販沒誆我,倒是一早在此等候去景區時,遊客中心的人沒給我說實話,幸好那時我沒傻傻苦等,而是另搭三輪車。這邊人說話真真假假,讓外地遊客難以辨識熟真熟假
在遊客中心搭乘1路公車到澗東汽車站,取了寄存的行李,然後搭往豫靈的班車,車資6元。這車在汽車站前和建設路口各停5分鐘攬客,又在函谷關飯店前停10分鐘招客,幸好提早離開函谷關景區,到澗東汽車站搭車,否則這等走走停停的班車,耗時約1小時多才到靈寶西高鐵站,若不預留多點時間,要趕上高鐵發車時間一定出狀況。
其實往豫靈的班車並不在高鐵站前停車,而是停在站前的大馬路,這種車當地稱為”過路車”。
▲下車後,遠遠看到高處的一棟建物就是高鐵站,應該有1公里遠吧!
▲高高在上的高鐵站,前面有階梯阻隔,兩旁設有彎轉的坡道上去,但坡道路面非平整,而是一層層,如波浪般小小的落差,逐層上去,這讓我在拖拉行李時,
吃足苦頭
▲這是高鐵月臺上乘坐的車箱標示,一上月臺最好先要問站台人員,是什麼顏色,因車票只會顯示幾車幾號
17:16順利抵達北京西。轉到地鐵北京西站,購買一卡通,押金20元,充值80元,共100元
一卡通官網: http://www.bmac.com.cn/
到了北京更感受到人擠人的壓迫感,買一卡通時,大排長龍,地鐵站內也是人滿為患,空氣滯悶。
下榻旅館在前門大街施家胡同的錦繡莊四合院賓館,搭地鐵7號線到珠市口站。A出口即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