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D2 2018-2-28 外圍行程1-Banteay Srei女皇宮

當天外圍行程包含Banteay Srei女皇宮>>Kbal Spean高布斯濱>> Banteay Samre班提色瑪寺>> Phnom Krom (seeing sunset) 格羅姆寺(豬山寺)
網路甚多人提醒Banteay Srei女皇宮的團客很多,一定要趕早,否則小小的景區會因人多吵雜而壞了遊興。因此特意將Banteay Srei女皇宮排在當天的第一個景點。
清晨6點,身穿鮮黃制服的StopAsia司機Sara開車到旅館接我。前往女皇宮前,先去購買門票。
景區門票統一售票處Angkor Enterprise。七日票在13號窗口

景區門票售票處旁的這棟建築為Angkor Panorama Museum吳哥全景博物館
沿途初昇的朝陽隨行在側。途中會路經Srah Srang皇家浴池西,那也就是說女皇宮與皇家浴池和其對面的Banteay Kdei班黛喀蒂寺是在同一路線上。但後二者被歸入所謂的大圈,因此一般行程是不會併在一起。

皇家浴池的朝陽。與皇家浴池初相見,直至3/4大圈的行程,才正式與皇家浴池相見歡

司機在一處市場前暫停,購買礦泉水();前往女皇宮的道路()

吳哥王朝留下的景點不少由各國認養修復,連通往景區的道路也是各國出資建設
抵達女皇宮前的停車場時,未到開放時間的7:30,但已可進入。司機Sara原本只允我參觀1小時,我極力要求至少給2小時,也就是9:30回到停車場

女皇宮景區入口前的田園景色

女皇宮景區入口

其實每個景區的歷史背景、特色、拍照點在Stop Asia的網站,都細說清楚,因此打算省略這一部份,直接進入景區,看圖說故事

女皇宮真正的入口

看點在山形牆(屋楣)的雕刻;左右二條蛇正攪動乳海,Indra因陀羅神端坐於三頭象Airavata愛羅婆多之上,三頭象下方則是神獸Kala卡拉,又譯為嘎拉、迦羅。

入口門扉左右二邊雕刻毗濕奴神座騎大鵬鳥,下面為獅神,浪花捲動。刻工細緻有如象牙雕

跨入入口正門後,是67公尺長的引道,兩側排列Linga林迦。印度教崇拜生殖,所以柱狀的Linga林迦常見於印度廟宇,意味著在祖先的守護下走過引道。

Linga林迦引道的中間,左右兩側各有傾頹的藏經閣

側的藏經閣();進入後的第二道門((左右側藏經閣,我有點亂了,記得是先踏入左側的藏經閣)

左側藏經閣第二道門的山形牆雕刻毗濕奴化身成半人半獸的怪物Narasimha “納拉辛哈” --毗濕奴的第四代化身,去除妖怪阿修羅的故事。
這妖怪的父親是個表現良好的妖怪,因為不慎被梵天所殺,妖怪的母親當時懷有身孕,跟梵天哭訴肚裡的小孩沒有父親,未來生活不知道怎辦,於是梵天下了咒語:未來這妖怪的小孩將刀槍不入,日夜不死,屋內屋外皆生存,在天地間長生不老,非神非人非鬼怪所能殺死。這小孩長得十分俊俏,他就是Hiranyaka希蘭亞卡。希蘭亞卡長大後做惡多端,因為梵天咒語的關係,所有神仙拿他沒辦法。最後毗濕奴巧妙化身成四不像的怪物,既不是神,不是人,也不是鬼怪。抓到這長相俊俏的惡神後,將他的身體放在膝蓋上,既不在天空,也不在地上;又,不在屋內,也不在屋外,而是在門口邊;時間則是選在日落西山的黃昏,月亮剛剛升起的夜裡,以雙手撕開惡神的身體,並非用刀槍來殺他。在完全沒有違背當初梵天的咒語夏,終將這個妖怪去除。
(註:民間一般認為修羅是天神是梵文,否定冠詞,阿修羅就是非修羅之意)

門楣兩翼出現神獸Makara摩伽羅或譯為馬卡拉口吐神獸Kala卡拉的裝飾(註:Kala卡拉是印度神話中掌管時間的神獸,食欲旺盛,甚至將自己的身體也吃了,只剩下一張臉)
右側藏經閣();進入後的第二道門()

右側藏經閣第二道門的山形牆雕刻濕婆神坐在他的坐騎公牛Nandi南迪上,他的身後是妻子Uma烏瑪,挽著他的手,但頭已被削掉。女皇宮主要是敬拜印度教的濕婆神

此處的門楣兩翼則雕刻神獸馬卡拉吐出一隻三頭蛇神Naga。而Naga的宿敵神鳥Garuda「隨侍在側」,伺機而動

女皇宮有三道紅砂石砌成的圍牆,這是第一道塔門 

第一道塔門前擺置倒塌的山形牆,其中這塊雕刻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故事,魔王拉伐那正在誘騙Rama的妻子Sita悉多。Rama羅摩王子為了搭救被魔王拉納掠奪到蘭卡國的妻子悉多,求助于神猴哈奴曼。神猴軍團日夜趕工,很快就在印度和蘭卡國之間架起一道浮橋。羅摩王子通過這座浮橋殺入蘭卡國,大戰魔王,最後救出妻子

第一道塔門有三門,中間門設置木柵,不能通行,左右小門可跨入。中間門內的Linga林迦石台

剛好拍到遊客彎腰進入第一道塔門左右小門的模樣。刻意將門做小,只有120-130公分,不歌頌雄偉,歌頌的是謙卑謙遜。門小,所有人過門,必須低下頭,彎下腰,表現謙卑。

第一與第二道塔門之間,左右各一方水池,與整座女皇宮的環形渠相通
整個女皇宮,神廟只佔三分之一,用三分之二的空間來包圍三分之一,把寺廟放到水上,體現了當時非常了不起的空間佈局。
第二道塔門前後二層門

第二道塔門前後二層門之間的Linga林迦座

第二道塔門內,前面是Linga林迦座;後面是雙孔林迦與Yoni優尼座

第二道塔門前面的山形牆雕刻毗濕奴置身於漩渦中,坐在神獸Kala卡拉身上

第二道塔門後面的山形牆上半部分雕刻毗濕奴之妻Lakshmi拉克西米(即吉祥天女),因出嫁毗濕奴,所以兩頭大象用聖水給坐在浪花中的吉祥天女沐浴,洗掉不吉利。下半部分則是Garuda迦魯達和蛇神Naga那迦纏鬥的場面。
 (註:Garuda迦魯達是印度神話中的神鳥,擁有金色的羽毛,是毗濕奴神的坐騎,也是Naga那迦的天敵,所以二者爭鬥的場面便常出現在印度廟的浮雕中)

跨過第二道塔門,看到的是濕婆神的座騎神牛Nandi南迪雕像被削去大半

第三道塔門的山形牆雕刻Shiva濕婆神之舞。濕婆神在世界劫難結束時,便跳起毀滅之舞,並打開額頭上,平時閉合的第三隻眼,目光所及之處會產生烈焰,摧毀所有的東西,然後萬物重新再生。濕婆神是毀滅之神,多手,踩著創造新生的浪花,跳出宇宙的結束,佛教稱為
在左下角有位其貌不揚的女子,她原是容貌豔麗的王妃Kalilamia卡里拉米亞,國王死後,各地的國王開始爭奪這位美女,憂愁的卡里拉米亞向濕婆祈禱,希望濕婆毀掉她的容貌,她才能安心出門。濕婆聽從了這個願望,就將她的美貌毀掉了。右下角則是Indra因陀羅在擊鼓。

第三道塔門內為中央塔,四周以繩隔離,禁止遊客進入,遊人只可遠觀,因此備有望遠鏡,以便端詳細節。左右各一座藏經閣,圖中的藏經閣位於右側,藏經閣的左面為中央塔。清晨的陽光撒在藏經閣立面上,紅色砂岩的浮雕特顯精彩
然後我逆時針環繞中央主建築群一圈

北側藏經閣山形牆的雕刻,描繪火燒Khāndava Forest迦陀婆森林的故事。戰神Indra因陀羅騎著他的三頭象Airavata愛羅婆多造雨,以撲滅迦陀婆森林的大火。這場大火是由火神Agni阿耆尼所引發,目的是為了燒死住在這座森林裡的龍王Takṣaka德叉迦,阿耆尼並向黑天與Bharadwa巴拉德瓦求助,兩兄弟守在森林兩邊阻止動物逃跑。
當時雕刻家沒有表現森林大火的火焰,而是用樹表現森林,森林起火,鳥飛出,蛇也跑出來,很多動物受到危害。因陀羅神把天河的水變成一道道雨絲降雨滅火,雨絲的結尾有手。但有一說,這綿密線條是箭,表現發箭止雨。但滅火須用雨,所以雨絲較說得通。但無論是箭或雨,都是在表達因陀羅神把他對人間降低災難的法力賦予到火焰上,讓火焰熄滅,百姓因此能繼續安居樂業。

再看一下北側藏經閣山形牆右翼端,以露齒的Naga那迦為飾


中央塔各個出入口都有衛兵駐守,這也是女皇宮才有的特色。這些守衛有鳥人、猴子、獅子人與類似阿修羅的雕像。

錯落有致的山形牆

北面有出口處,出口的山形牆,雕刻猴王Sugriva須羯哩婆殺死其兄Bali巴里的故事
故事摘自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羅摩衍那》︰猴王巴里有一種魔力,可以轉移面對牠的對方身上一半的力量給自己。巴里指控他的弟弟Sugriva須羯哩婆蓄意篡位,並將其驅逐出國境。須羯哩婆在森林裡遇到正在尋找妻子Sita悉多的Rama羅摩和拉斯曼,三人結為好友,並且決定一同對付巴里。須羯哩婆約巴里在森林裡決鬥,由羅摩在背後放箭射死巴里,這樣羅摩的力量就不會轉移到巴里身上。後來須羯哩婆順利繼任王位,為了感謝羅摩的幫助,在愣伽大戰時率猴子兵團幫助羅摩打敗拉伐那奪回悉多。
原本立體雕刻多以靜態去表現神話故事,但這幅猴王兄弟鬩牆的故事,竟用電影分鏡的手法,將猴王巴里中箭後摔倒,摀住胸口傷勢的動作,一一刻畫出來。使得雕刻中,左邊有四位猴王,從中箭後,慢慢倒地的分解動作。
再細看下面部分的細緻浮雕,如雕刻木頭般,將堅硬石塊刻出層次分明,線條曲折多變,真是驚嘆工藝精湛高超

雕刻猴王Sugriva須羯哩婆與Bali巴里鬩牆的故事牆,左右兩翼以五頭Naga那迦為飾

中央塔後面有三座南北排列的塔廟,中央和北塔廟供奉濕婆神,南塔廟供奉毗濕奴神,這種不對稱的安排在吳哥寺廟中極為罕見

毗濕奴塔廟的山形牆雕刻黑天殺死Kamsa剛沙的故事。
黑天是毗濕奴的化身,而剛沙是位殘暴的國王。算命師告訴剛沙,他將被堂妹Devaki提婆吉的兒子所殺,於是剛沙就將堂妹的六個兒子都殺死。但是第七和第八個兒子因為有神明的庇佑而免於劫難。第八個兒子就是黑天,交由牧民夫婦扶養。黑天成年後,殺死剛沙報了仇,並將剛沙的父親重新立為國王,而黑天也成為太子,並且變成Pandavas班度和Kuru俱盧家族的表兄弟,後來參與了俱盧之野大戰。

三座主塔廟的南、北二座,其西面牆上,各有二尊Apsara阿普莎拉仙女分立在假門左右,這四尊天女大概是女皇宮最吸睛的石雕

特寫四尊天女;有東方蒙娜麗莎美稱的仙女,為南側右方那一尊,說是唯一一尊拋媚眼的仙女,但我將相片放大,怎麼看都看不出在吳哥寺廟眾多仙女中,此尊有何特別之處,不過是一模模一樣樣。南側左尊被形容長相堪比安潔莉裘那,這我倒認同
當初女皇宮剛被發現時,1923年法國作家Andre Malraux馬爾侯申請研究許可證來此,看到這些美麗的雕刻深感震驚,做了大量的筆記,並將南塔上的仙女從壁龕上切割下來,認為比盧浮宮的蒙娜麗莎微笑還要迷人,準備走私回法國。幸好後來在海關遭到扣留,雕像才又回到原位。
當年法國考古,基於女皇宮有眾多精美的仙女雕刻,誤以為是國王的美麗妃子所居住的後宮,因而取名為女皇宮(Banteay Srei)。由此顯現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西方以表相來表達美,非常直接。而東方則是通過內涵來表達,這點足以自豪。
原來以女皇宮之名相稱這座Yajnavaraha國師(guru)所建的廟宇,完全出於如此美麗的誤會,事實上,與女皇或女王無關

乘坐白鳥的是宇宙創造之神、語言之神四面佛,是婆羅門教中最高的神

吳哥常見的迷你版塔樓

南側藏經閣西面山形牆雕刻濕婆與愛神的故事。
濕婆坐在高臺上,右方愛神Kamadeva (Kama)卡瑪(業)拿箭射向濕婆。Kama(業)代表慾望,動情。受Pārvatī帕爾瓦蒂,即Uma烏瑪的請托,希望得到濕婆神的愛,於是射箭想要引起正在打坐修行的濕婆神注意。濕婆被打擾,勃然大怒,開第三隻眼,慧眼一開,箭斷,代表識破慾望。並且發出烈焰將卡瑪燒成灰燼。濕婆後來娶了帕爾瓦蒂,在她的請求之下,濕婆同意讓卡瑪死而復生,此時復活的只能是愛神卡瑪的靈魂,卡瑪因而成了沒有形體的神。但是正因為愛神的靈魂復活後永不消失,所以世上無論誰,都相信愛的存在。
浮雕的濕婆,右手將念珠交給太太“Uma”烏瑪,繼續修行。表達人的修行一直在神魔之間,過程中,必定有魔來干擾,而所有的魔就是自己內心的慾望。六根即業,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安寧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功課。

南側藏經閣東面山形牆雕刻Ravana拉伐那撼動Mt. Kailasa凱拉薩山的故事

具有法力無限,十頭二十臂的魔神拉伐那,在大敗因陀羅後,想進一步挑戰濕婆神,於是前往濕婆神居住的凱拉薩山(Mt. Kailasa),用神力搖晃山脈,來干擾修煉中的濕婆神。濕婆的妻子Pārvatī帕爾瓦蒂非常害怕,濕婆神一把將她抱起,並且以腳踩地,就這麼輕輕的一踏,拉伐那就被困在凱拉薩山山下了。魔王左邊鷹嘴人身者在警告魔王,旁邊象頭人身是濕婆神的兒子伽內什(Ganesh),正雙手合十祈福。下方左右兩角的動物都在驚惶逃生,獅子露出驚恐表情,周圍還刻畫了一群膽小的婆羅門僧人和動物,形象生動。

北側第二道圍牆與水池之間散置拆卸下來的山形牆

走過水池(類似護城河),到邊角回看女皇宮,更可以感受女皇宮的小巧

在吳哥景區常見因地雷受害者組成樂團,以演奏音樂賺取收入,這與柬埔寨悲慘的歷史息息相關;柬埔寨為了防禦越共入侵,曾埋下大量地雷,至今都還沒清完,經常有人誤踩,被炸得面目全非或四肢殘缺。演奏的曲目隨來訪的遊客,即時變化為該國經典的國民音樂

往停車場走,途經一處看台,可觀看女皇宮周圍的景觀。Rajendravarman拉堅德拉跋摩(在位40年)時,國師Yajnavaraha 也老了,為了感謝國師輔佐治國40年,將一塊河邊地作為贈禮,好讓他蓋座僧舍,用以晚年修行,打坐靜養。國師為了表示對神的敬畏,除了清修,還蓋了大廟,供奉濕婆神Shiva)。因為是河邊地,所以眼前所見有點像沼澤地

經過女皇宮入口,時間來到上午9:00,已見團客。幸好趕早來,避開人潮。前面所立的石碑為1992吳哥窟被聯合國文教組織UNESCO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紀念碑

通往廁所;柬埔寨雖是窮國,但廁所乾淨,無異味,絕大部分提供衛生紙,這點令我吃驚,因為相較經濟崛起的對岸強國,卻能提供遊客不驚恐的如廁環境。唯一的缺點是廁所內,不開燈,光線昏暗。

走回停車場,看到為數甚多的大型遊覽車,想必遊客如織,再次慶幸自己沒在狹小的女皇宮內被人群淹沒,而能享有寧靜觀賞的時光,好整以暇的讚嘆女皇宮浮雕藝術之美DSC0138
不是說好2小時後,停車場見嗎? 車在,司機人呢? 我耐心等候,一等就是40分鐘,停車場的嘟嘟車司機見狀,主動打電話幫我聯繫,Sara司機方才現身,這點對Sara印象開始打折扣(還有後續,且看下去。。。)

嘟嘟車司機在車上架起吊床hammock,躺在上面休憩。沒想到,後來幾天在吳哥景區,我竟然也如法泡製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