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D17 2016-4-21 北京1-故宮3



 乾清宮與坤寧宮分別為傳統意義上的帝、后寢宮。雍正帝移住養心殿後,乾清宮即改作皇帝召見廷臣、處理政務、批閱奏章、接見外藩屬國陪臣、歲時受賀、舉辦宴筵的場所。一些日常辦事機構,其中包括皇子讀書的上書房,也遷入乾清宮周圍的廡房
 匾額上「正大光明」四字最初是順治帝手書,康熙帝乾隆帝都曾臨摹,目前的版本是乾隆帝臨摹的。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曾經下詔,密建皇儲的建儲匣,存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面

乾清宮前東側的社稷江山金殿

當天看完乾清宮,先走西六宮,東六宮,之後再將最後剩下的內廷二宮,交泰和坤寧走完。但方便有系統紀錄遊程,將內廷三宮一併敘述
交泰殿
交泰殿上方懸掛乾隆帝恭摹康熙帝御題「無為」匾額。兩側柱子上掛有乾隆帝御題對聯:「恆久咸和,迓天休而滋至;關雎麟趾,立王化之始基。」寶座後有板屏一面,其上有乾隆御製《交泰殿銘
交泰殿內景一角,左為大自鳴鐘 (中為寶座,右為銅壺滴漏)
坤寧宮: 內廷最後的宮殿
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帝大婚時,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寧宮行合卺禮。同治帝光緒帝大婚,溥儀結婚,也均在坤寧宮舉行。這四位皇帝大婚時,均先和皇后在坤寧宮居住二日,再遷居乾清宮養心殿雍正以後,皇帝移住養心殿,皇后也不再居住在坤寧宮,而是擇東六宮西六宮之一居住,坤寧宮實際已成為專供薩滿祭祀的場所
如今的坤寧宮內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西四間按照薩滿教祭神的場景布置
坤寧宮的東兩間按照皇帝大婚時的洞房布置
西六宮
 永壽宮是明清后妃居所。光緒以後,永壽宮前殿、後殿均設為大庫,用來收貯御用物件
 永壽宮內的木壁
 太極殿,靖帝的生父興獻王朱祐杬生於此;清朝時,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
太極殿前正南方影壁,影壁中央及四角為琉璃雲龍紋
 太極殿門窗飾有萬字錦底團壽紋
 螽斯門,始建於明代。皇宮內廷西六宮的街門命名為螽斯,意在祈盼皇室多子多孫,帝祚永延,與東六宮的麟趾門相對應而取吉瑞之意。
螽斯門南向,建築形式樸素,為1開間琉璃門,黃琉璃瓦歇山頂,簷下為綠琉璃仿木構件,裝宮門兩扇。清末,宣統皇帝溥儀為了騎車方便,將內廷部分街門和院落之門的門檻鋸掉,其中包括螽斯門。鋸下的門檻兩端做出榫頭,殘留的兩段門檻上再分別鑿出卯眼,每到夜晚封門上鎖之時,須將門檻裝回原位,以保門禁的森嚴。
翊坤宮,明清時是妃嬪居所
 檐下施有斗拱,梁枋繪有蘇式彩畫。溥儀作為遜帝時曾經在正殿前廊下安裝鞦韆,如今鞦韆已拆除,鞦韆吊環仍在
正殿前的台基下設有銅鳳、銅鶴、銅爐各一對 

體和殿是翊坤宮的後殿。清光緒十年,為慶祝慈禧太后五十大壽,對儲秀宮進行大修。將儲秀門和翊坤宮後殿拆除,在其舊址上建穿堂殿,名為體和殿。這種改建方式是將兩宮打通打通,兩宮一殿連成一體。慈禧住儲秀宮時,就在這裡吃飯飲茶。光緒十四年慈禧曾在此主持為光緒選立后妃儀式
體和殿正面,牌匾上書翔鳳為林,殿前立有銅鳳
 體和殿內景
 儲秀宮明清時為妃嬪所居
慈禧太后早年入宮後,曾居儲秀宮後殿,並在此生下同治帝。咸豐十一年(1861年),隨著咸豐駕崩、兒子同治登基,她和皇后一同以皇太后的身分住進了長春宮。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五十壽辰時,又移居儲秀宮
儲秀宮前西側的戲珠銅龍及銅梅花鹿

 粉彩瓷,應當是慈禧時燒製的
 透過玻璃窗拍攝的寢室
今,儲秀宮為宮廷生活原狀陳列。緩福殿設為「皇家電話局」
東六宮
 承乾門:承乾宮的正門。承乾宮只有地位最尊貴的后妃才能住進而主位也多是皇上的寵妃
今,故宮博物院青銅器館設在承乾宮、永和宮。是收藏青銅器最多的博物館,絕大部分為清宮舊藏的傳世作品
 永和宮,明清為后妃所居。光緒帝大婚後,為瑾妃居所,現為青銅器館
 台北故宮人氣王的翠玉白菜被發現的地方就在永和宮
延禧宮明清時為妃嬪所居,原和東六宮其他五宮的建築格局相同,為前、後兩進院,前院正殿五間。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宮火災,燒毀正後殿以及東西配殿等共25間,僅餘宮門。
宣統元年(1909年),在延禧宮正殿原址動工興建一座三層西洋式建築「水殿」。
1917年張勳復辟時,延禧宮北部被直系軍隊的飛機投炸彈炸毀。
1931年故宮博物院將延禧宮改建為文物庫房。
2005年故宮博物院在延禧宮成立古陶瓷研究中心、古書畫研究中心
 由於國庫空虛,水晶宮直到宣統三年(1911年)冬尚未完工,隨後被迫停建
 水殿四周為水池,引玉泉山之水環繞。水殿以銅作棟,以玻璃為牆,牆的夾層中置水養魚,底層地板為玻璃製,可透過地板見到池中游魚嬉戲、荷藻參差。隆裕太后為其題匾額曰「靈沼軒」,俗稱「水晶宮」。實際上,該殿全部構架均為鐵鑄,殿內四根蟠龍紋柱也是用鑄鐵鍛造。整座建築大多採用漢白玉砌成,很少用磚,外牆雕花,內牆貼白色及花色瓷磚
 延禧宮西配殿的汝窯瓷器展 
景仁門
景仁宫的石壁 
 景仁宮,康熙帝於此出生。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和碩裕親王福全喪,康熙帝為悼念其兄福全,再次到景仁宮暫居。其後,景仁宮一直作為后妃居所,乾隆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后、咸豐帝婉貴妃、光緒帝珍妃均曾在景仁宮居住
景仁宮現作為捐獻館,設立景仁榜,鐫刻捐獻者姓名並陳列其所鐫之精品
 齋宮是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禮以前的齋戒之所
齋宮內的黑漆點翠萬花獻瑞圍屏
 
御花園是紫禁城內面積最大的宮廷園林。清代曾在此選秀女
御花園內的古樹
養性齋: 清嘉慶、道光二帝曾時幸這裡休息讀書,民初,英國人莊士敦曾在此教授遜帝溥儀英文
 千秋亭與萬春亭建於明朝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一對形制相同的建築,僅藻井的彩畫有細微差別。上圓下方、四面出抱廈、平面呈十字形的多角亭,表現「天圓地方」的觀念
 千秋亭內的天花板上繪有雙鳳藻井藻井內有貼金雕盤龍,龍口銜有寶珠
(軒轅鏡)
欽安殿地處紫禁城中軸線北端,是御花園的主體建築
天一門欽安殿的院門,名「天一門」,亦有祈求平安、防止火災的意思
天一門內西側焚帛爐
天一門內東側幡杆石座
延暉閣位於御花園內北側偏西,北依宮牆。外觀為兩層,內部在兩層間還有一個暗層。延暉閣上層有迴廊環繞。延暉閣與堆秀山形成左右平衡的格局,是一處供登高遠眺的建築,登上延暉閣,可俯瞰紫禁城,北望景山。清朝乾隆、道光、咸豐等皇帝經常登延暉閣吟詩賞景
神武門是北京紫禁城的北門,目前為故宮博物院的正門。建成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本稱玄武門,以中國古代四方神中的北方神玄武為名。康熙年間,避康熙帝玄燁諱而改名神武門。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經神武門離開

早上約8:30進宮,至16:40左右,聽到廣播即將閉園,才走出神武門。這一整天耗在故宮,看得很盡興,也很累,畢竟故宮實在太大了,即使一整天逛下來也無法看盡,尤其在御花園部分,眼看時間緊迫,簡直走馬看花。誰說北京故宮只剩外殼,好多宮殿現改成展覽室,裡面陳列的文物相當可觀,值得一來再來。我的想法是對的,若再跟團來,看的莫不是既定的中軸線上的外朝三殿與內廷三宮,外加幾個偏殿吧!不像自己來愛看多久就看多久,也可擇其自己所好來看。可惜這次來,養心殿維修,未能參觀到。
雖然累斃了,但景山就在神武門對街,若改天再來就不順路,於是使出力氣,繼續走訪景山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